杨沛郁:画堂春·夏意盎然

分类: 杨柳依依 |
繁花落尽奈何天,小城夏意酣然。绿杨荫翳草芊芊。麦试新镰。
疏影流光依旧,屋檐双燕呢喃。画图再进百尺竿,寄语华年。杨沛郁《画堂春·夏意盎然》2025.6.8
这首《画堂春》以初夏小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繁华褪去后恬淡自适的意境,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以下从三个层面解析其意境:
1.
自然意象:繁华落尽后的生机
"繁花落尽奈何天"
以暮春残花为引,点明时节更迭的无奈,但随即以 "小城夏意酣然" 转折,带出初夏的蓬勃生机。
"绿杨荫翳草芊芊"
通过浓密的树荫与茂盛的青草,勾勒出夏日特有的葱郁景象,与王安石诗中 "绿荫幽草胜花时" 的初夏审美相呼应。
"麦试新镰"
暗示农事将兴,赋予画面生活气息,类似杨万里笔下 "布谷催农" 的田园意趣。
2.
人文情感:静谧中的温情与怅惘
"疏影流光依旧,屋檐双燕呢喃" 以光影流动和双燕私语,烘托小城的宁静温馨,同时 "依旧"
二字隐含物是人非的微妙感伤,与华岳诗中 "遐想故人应念我" 的怀旧情绪异曲同工。
"画图再进百尺竿"
借绘画进取之态,隐喻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呼应杨无咎词中 "毫端幻出,可人风味" 的艺术寄托。
3.
时空哲思:寄语华年的超脱
全词以 "寄语华年"
作结,将个人感悟升华为对光阴的坦然对话。既有陆游 "病起单衣怯,身闲昼漏迟" 的时光体悟,亦含洪咨夔 "凉满松风石铫炉"
的闲适自足,最终形成一种 "绚烂归于平淡" 的生命智慧。
总结
此词融合了宋词婉约与田园诗的自然之美,通过夏初物候的描摹,传递出对逝去春光的释然、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从容期待。语言清丽,意境层递,堪称一首兼具画面感与哲思的夏日小品。
——————————
《画堂春》这首词描绘了初夏时节小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词中“繁花落尽奈何天,小城夏意酣然”描绘了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的景象,繁花凋谢,小城却因夏意而显得格外酣畅。接下来,“绿杨荫翳草芊芊”描绘了绿树成荫、草木茂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麦试新镰”则暗示了麦子已经成熟,农民们开始准备收割,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而“疏影流光依旧,屋檐双燕呢喃”则通过疏影流光和屋檐下的双燕呢喃,进一步描绘了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画图再进百尺竿,寄语华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词通过对初夏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前一篇:杨沛郁:画堂春·十分喜讯到农家
后一篇:202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