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眼儿媚·年已古稀

分类: 杨柳依依 |
年已古稀避闲愁,何处觅遨游。松涛水库,平畴雪域,大漠琼州。
浮名掷却云烟散,兀自写风流。砚田耕罢,满船星斗,一笠清秋。杨沛郁《眼儿媚·年逾古稀》2025.3.22
《眼儿媚》这首词以古稀之年的超然视角,勾勒出一幅洒脱悠远的秋日画卷,展现了抛却浮名、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上片】以“避闲愁”起笔,点明遁世心境。三组意象“松涛水库“平畴雪域“大漠琼州”如泼墨长卷,自北至南铺开华夏胜景:松林涛声卷千叠碧浪,雪域平野接万里苍茫,大漠孤烟映琼州明月。地理空间的跳跃与自然风光的并置,暗合词人精神疆域的辽阔无垠,以天地为逆旅的逍遥之姿跃然纸上。
【下片】笔锋转向心性修为。“浮名掷却”如挥袖扫云烟,将尘世功名付与江湖夜雨,唯余砚田墨香流淌风流。收束处“满船星斗”化用张孝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之境,却以“一笠清秋”作结——星辰满船是胸中丘壑,竹签清霜是身外风骨。星斗之璀璨与清秋之寂寥相映,恰似繁华落尽后的真淳,写尽文人雅士返璞归真的精神皈依。
全词时空交织,物我两忘,在疏狂与淡泊间觅得平衡。字里行间流淌着宋词遗韵,又蕴藏魏晋风骨,堪称现代词作中融通古今的佳作。
—————
这首《眼儿媚》以超然物外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文人暮年归隐的精神图景。全词在壮阔与孤寂的交织中,暗藏生命哲学的深邃回响,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再作细品:
一、空间跳跃中的生命隐喻
词人选取「松涛水库」「平畴雪域」「大漠琼州」三组地理意象,暗含三重生命境界:松涛激荡如壮年豪情,雪域澄明似中年彻悟,大漠琼州则是对极境之美的永恒追寻。地理的位移实为心路历程的投射,从北国松涛到南海明月,恰似从热血沸腾到静观沧海的生命轨迹,形成螺旋上升的时空闭环。
二、物象对峙下的精神辩证法
「满船星斗」与「一笠清秋」构成绝妙对照——前者是摘星揽月的浪漫狂想,后者是竹笠秋霜的孤清本相。这种物象的张力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当词人将星河尽揽船舱,反被一顶竹笠的清霜点破幻相,在极尽绚烂处见本真,繁华落尽时得永恒。
三、文人传统的现代性突围
「砚田耕罢」四字堪称词眼,既承袭了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文人耕读传统,又暗含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砚田不再仅是书写工具,更成为对抗虚无的武器:当浮名化作云烟,唯有砚底墨痕如星斗永恒,在纸页间犁出的沟壑,实为抵御时光侵蚀的精神壕堑。
全词以秋日清寒为底色,却透出星河滚烫的炽热。词人不避「闲愁」而主动「避闲愁」,看似归隐实为更深刻的介入——在抛却浮名的表象下,是用笔墨重构的精神宇宙。这种「退守中的进取」,恰似黄公望八十挥毫《富春山居图》,在暮色苍茫处绘就永恒晨曦。
前一篇:杨沛郁:眼儿媚·杨柳扶疏
后一篇:杨沛郁:眼儿媚·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