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树临风
杨树临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68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小鱼儿小寒寒小杨洋的故事

(2024-04-24 10:58:32)
分类: 红笺无色
杨沛郁:小鱼儿小寒寒小杨洋的故事

  小鱼儿 小寒寒 小杨洋的故事
  
  杨沛郁
  
  小鱼儿的成长记录
  
  大外孙小鱼儿,2019年4月16日满13周岁了。
  
  大外孙子,姓李,名若愚,号小鱼儿。他出生在新疆哈密,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读书。小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少年时代。他阳光的脸上,浓密的眉毛稍稍向上扬起,长长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有时他萌萌地看着你,那双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轻轻一转,主意就来了。他嘴角总是带着笑意,弯弯向上扬起,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略显白皙的笑脸,衬托着淡红色的嘴唇,显得十分俊朗。在小鱼儿13周岁生日到来的时刻,因为不在外公外婆身边,简单地回忆一些他童年时代的点滴片段,算是对大外孙子生日的祝福吧。
  
  小鱼儿是9个半月时,来到外公外婆身边的,外公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给人的感觉是瘦瘦的,面色略显苍白,身体虚弱。他妈妈说是在火车上折腾的,他从哈密一上车就上吐下泻,从新疆到大兴安岭,要连续坐三、四天的火车,一个不到十个月的孩子怎么会受得了?再加上生病,几乎两三天没吃任何东西,再顽强的孩子也吃不消。
  
  但小鱼儿除了身体弱,却很有精神,一进外公家,在外公的怀里抱着,到处看,每看到一处,嘴里就叫着:“哦,哦,哦……”“哦,哦,哦……”他应该是看见环境发生了变化,一切都感到新鲜,这些都说明只有9个半月的小鱼儿已有了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展露出初步的观察能力。
  
  小鱼儿11个月时,就会走路和说话了,那是一天早晨,他从床上起来,先是爬起来,然后试着往起站,竟然慢慢地站了起来,这时他非常高兴,眼神熠熠生辉,嘴里大声地喊道:“哦,哦,哦……”喊着喊着,顺势爬下了床,一步步从卧室向客厅走去,虽然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走得特别坚实。从此,小鱼儿就用他的两只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大兴安岭原林深处,到新疆的草原戈壁;从新疆的天山山脉到北国的冰城哈尔滨;从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到不夜城北极村;从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处处留下了他童年的足迹……
  
  2007年5月中旬,外公带小鱼儿在四大班子北面的小广场上玩。过来一队解放军战士上操,战士们踢正步时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小鱼儿的英雄情结。当部队过去后,小鱼儿便走上了马路牙子,一边走一边踢正步,嘴里还高喊着:“一盖(二)一……一盖(二)一……”外公纠正说:“不是‘一盖一’,是一二一!”小鱼儿又喊了一遍:“一盖(二)一”,可能自己觉得改不过来,就再也不喊“一盖(二)一”了,灵机一动,喊成了:“七五七……七五七……”这时小鱼儿只有13个月。
  
  当时,小鱼儿的妈妈在新疆工作,不在小鱼儿身边。但小鱼儿在人们面前从来不提妈妈,整天和小若寒妹妹形影不离,他们小哥俩一起读书,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游戏。2008年春节,小鱼儿妈妈才从新疆回来看他,当时小鱼儿已经19个月了。
  
  2008年大年三十早晨,外公把一小盆用面粉加盐熬制的浆糊放在茶桌上,准备贴春联。恰逢外公远方的同学打来电话拜年,一聊就是半个小时。放下电话,只见刚刚起床的小鱼儿(只有20月大),头没梳脸没洗,坐在茶桌边的小凳子上,正用小勺一口口地吃浆糊,外公急忙让他停下来,竟然发现用来贴春联的浆糊已经少了一半。
  
  那一年过完春节,小鱼儿的妈妈要回新疆上班了。走前小鱼儿帮助妈妈收拾行装,并偷偷地把自己的一沓压岁钱装进了妈妈的旅行箱里。妈妈走了,小鱼儿当着妈妈的面没有哭,他静静地坐在外公家的窗台上,望着楼下妈妈远去的汽车,喃喃地自语道:“走啦……走啦……,走吧……走吧……”妈妈乘坐的汽车消失在马路的尽头,他毅然扭着头朝着妈妈去的方向望着,望着……后来,他回头看看外公外婆,终于大声地哭了起来……
  
  2009年,小鱼儿是陪外公外婆在哈尔滨度过的(外公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任课),这一年他三周岁。这一年,他天真烂漫,神采飞扬。他逛丁香城,游松花江。他背古诗,讲故事,没事就逗外公外婆开心。有一次,他问外婆:“外婆,外国语学院前边的小树林能种菇娘吗?”外婆说:“能种。”他问外婆:“外婆,乐松广场前的草坪边上能种菇娘吗?”外婆说:“能种。”他又问外婆:“外婆,那哈尔滨火车站前的绿化带上能种菇娘吗?”外婆说:“能种。”这时,小鱼儿笑得非常开心,他大声说:“那咱们就去清华大学门前买一块草坪,我和外公去种菇娘!”
  
  2009年8月份的一天,小鱼儿和外公去哈尔滨太阳岛玩。路上遇见一辆奔驰,司机停下车来检查动力装置,小鱼儿见了,不屑一顾地说了一句:“破大奔!”司机听了,很恼火,看了看小鱼儿,生气地问:“破大奔?你有几个?”小鱼儿先是眨了眨眼,然后猛地挥了一下叉着五个手指头的手,也不说话,继续向前走。
  
  路人见了,有的说:“五辆大奔,真牛!”有的说:“呵呵,应该是真的,不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怎么会认识奔驰!”
  
  大致走了四五十米远,外公问小鱼儿:“刚才那叔叔问你,破大奔,你有几辆时,你挥手是啥意思?”小鱼儿听了外公的话,自嘲似的露出他那招牌似的笑,但很快收起笑容,愤愤地说:“那叔叔不好好说话,我挥手,是想给他一巴掌!
  
  庚寅年(2010年)正月初五这一天,小鱼儿被比他小几个月的小表姨石尚咬在胳膊上,在厨房做饭的外婆突然发现小鱼儿的小胳膊在流血,上面还有深深的牙印,可小鱼儿不哭不闹,依然玩得十分投入。外婆急忙将小鱼儿拉过来,一边观察伤口,一边心痛地问:“小鱼儿,你胳膊怎么啦?这是谁给你咬的?”小鱼儿不慌不忙,很平静地说:“是小表姨石尚咬的。”外婆问:“你怎么不哭?”小鱼儿:“小姨小,我就让着她……”外婆又气愤又怜爱地对小鱼儿说:“你就是天下第一大傻瓜!”小鱼儿紧接着回应了一句:“我也是世间第三大明白!”听了小鱼儿的话,人们都笑了。但就是不知道,大明白就大明白,为什么要说是“第三大明白”呢?外婆接着问:“为什么是第三大明白呢?”小鱼儿稍稍沉吟了一下,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不为什么,说着好听……”
  
  全室内的人听了又大笑起来。大笑之余,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小鱼儿说话是不也在讲究修辞手法?你看,用“我也是世间第三大明白”对“你就是天下第一大傻瓜”,是一个完整的对对子:“我”对“你”,“也是”对“就是”,“世间”对“天下”,“第三”对“第一”,“大傻瓜”对“大明白”。在这里,代词对代词,判断词对判断词,名词对名词,序数词对序数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尤其“世间”对“天下”,选词不同,但意义相同,所表示的范围又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2010年3月初的一天,外公感慨说:“再有两年就退休了。退休了,得找一点儿事儿去做,也不能一天无所事事啊。”外婆开玩笑说:“没事就去呼伦贝尔大草原放羊吧。”外公说:“放羊,也得有羊给你放……”当时只有三岁多的小鱼儿看了看外婆,又看了看外公,一本正经地说:“你看外公那智商,就给他买一只羊放就行了,买多了,外公也放不过来。别到最后,羊没丢,外公却丢了……”
  
  小鱼儿是在2010年4月和外公外婆从哈尔滨回到大兴安岭的。4月中旬小鱼儿和小若寒妹妹到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幼儿园上学了。第一天,老师可能要了解一些信息,问小鱼儿:“小鱼儿,你是什么族?”民族的概念,在小鱼儿心目中根本不存在。但小鱼儿绝对不是一般小孩儿,总是有问必答,但又不知道“你是什么族”的意思,情急之下,小鱼儿悠悠地回答道:“老师,我满足!”
  
  一天,外公去接小鱼儿和小若寒,发现小鱼儿的班级有一位新老师,回来的路上,外公问小鱼儿:“你们班新来的那位老师姓什么?”小鱼儿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姓方。”外公见小鱼儿回答得如此干脆,便问:“你怎么知道姓方?”小鱼儿说:“原来的老师姓袁(圆),再来一位老师自然要姓‘方’!”
  
  2010年中秋节,小鱼儿的妈妈终于调回大兴安岭工作了。小鱼儿终于和分别了三年的妈妈生活在一起了。十月份的一天,妈妈要去北京取人事档案,小鱼儿知道了,没哭也没闹,像没事儿人一样,依然照常去幼儿园上学。这一天,他情绪非常低落。李老师看见小鱼儿情绪不高,就问小鱼儿说:“小鱼儿,你今天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小鱼儿忧伤地说:“妈妈,妈妈,又偷偷地回新疆上班啦……”
  
  2011年10月,外公再有一年多就退休了,应同事们的请求,办起了作文讲习班,这个作文讲习班分启蒙班、基础班、中高考班,当时按不同学年段,只招收五年级至高三学生。小鱼儿闲来没事,自觉地跟着作文班学生听课,还装模做样地记笔记。有一天上课,外公讲写作基础知识:“有一次,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刚讲到了这里,小鱼儿马上站起来,抢着说道:“那不就是‘画龙点睛’嘛!”
  
  过了一会儿外公又讲道:“北宋文学家、画家文同喜欢咏竹、画竹,以竹言志。他画的墨竹意趣天成,独树一帜,……”这时小鱼儿又按耐不住了,站起来抢答道:“这就叫做‘胸有成竹’!”外公的课,有小鱼儿捣乱,没法往下讲,只得将小鱼儿赶出课堂……
  
  小鱼儿是2012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这一年他六周岁。他不管课上课下,就知道玩,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一天晚上写作业,玩得高兴,竟然蹲在桌子上写。他妈妈批评他说:“小鱼儿你下来写,怎么蹲在桌子上写,简直是一只青蛙。”小鱼儿听了,哈哈地笑了:“像一只青蛙是比喻,是一只青蛙应该是以(拟)人。”
  
  2013年“六一”儿童节,小鱼儿第一次参加实验小学田径运动会,低年级跳远,他获得了冠军。其他同学都在班级的区域里坐着看比赛,他坐不住,跑到人群后边玩。无意中听到两个中年人聊天。一个中年人说:“……,这可是专家说的。”小鱼儿听到后哈哈大笑,把两个中年人笑得莫名其妙,便问他:“小朋友,你笑啥?”小鱼儿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叔叔,专家的话,你也信?”
  
  小鱼儿思维敏捷,善于思辨。记得他三岁时,有一次他用头撞他外婆的前胸,他外婆被撞痛了,就说小鱼儿:“你虎!”小鱼儿说:“你虎!”外婆又说:“你虎!”小鱼儿也说:“你虎!”外婆说:“你别说‘你虎’,你说‘我虎’!“小鱼儿马上说道:“外婆虎!”
  
  小鱼儿上三年级时,一天中午吃饭前,他问舅妈:“舅妈,你也是姥姥生的,是吗?”。舅妈说:“不是。”小鱼儿问:“舅妈,那你是谁生的?”舅妈说:“我是我妈生的。”小鱼儿笑了:“舅妈,你妈不也是我姥姥吗?”
  
  小鱼儿在小学经常获得各级各类奖励。他爱好十分广泛,什么美术、书法、足球、乒乓球……小鱼儿曾经到市里踢过市长杯足球赛,小学毕业那一年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跳远成绩打破了实验小学历史纪录。
  
  小鱼儿喜欢接受新鲜事物,2017年寒假,小鱼儿跟着外公外婆去海南岛。一天外公带着小鱼儿从家里步行去场部,一路上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他一看到林中树上开的花儿或结的果子,就禁不住地呼喊外公:“外公,外公,快看,快看……”外公被他叫烦了,就说:“你自己看,不要总是叫外公看了……”但他记不住,每走两三步,依然叫道:“外公,外公,快看,快看……”
  
  在南山寺的海边大石头上,他玩得不亦乐乎,竟然不想回家;在海角天涯的乱石堆里,他坐在巨石上,海水打在他的身上,他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躲避,甚至于把手机灌进了水,和外公外婆失去了联系。他去借手机想和外公联系,问了几位老年人,都不肯借给他,以为他是一个小骗子。他找年轻人去借,他和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说:“我把外公外婆丢了,我怕他们走失了,有危险,你能帮帮我吗?帮我给外公打一个电话……”年轻人很有素养,微微笑了笑,拨通了外公的电话。
  
  小鱼儿讲文明,懂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在哈尔滨西站走电梯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倒在运行的电梯上,他不顾危险,奋力把老奶奶拉起来,尽管他背着沉重的行李,拎着沉重的旅行袋,尽管获救的老奶奶及他的子女连一声谢谢也没说,他依然毫无怨言。
  
  在海口火车站上车的时候,由于外公坐的位置离检票口近,外公就没有去排队,检票开始了,外公拎起行李,就加入了检票的队伍,小鱼儿却没跟外公走,居然自己去后边排队。看见外公心安理得地“加塞”,竟然把小鱼儿气哭了,因为他觉得有这样一个外公,是非常丢脸的事儿……这一年,小鱼儿还不到12岁。
  
  小鱼儿2018年8月上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读书去了。他学速滑,但他一直把文化课放在重中之重,他上课认真听讲,基本课堂上就能完成所有学科的作业。得到所有学科任课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表扬。小鱼儿妈妈去哈尔滨看小鱼儿,速滑教练抱怨说:“小鱼儿如果能像学习文化课那样,认真地对待训练就好了。”教练还说:“你批评他时,他就装作听不懂,瞪着萌萌的大眼睛看着你……”
  
  一天语文课上,小鱼儿趴在桌子上睡觉。下课了语文老师将小鱼儿叫到办公室,拿出了一张有一点儿发黄的纸,让他朗读纸上写的词语:
  
  吃饭、吹牛、龃龉、矍铄、浸渍、谮言、诡谲、掣肘、颤栗、编纂、修葺、废黜
  
  小鱼儿看了,脸上漏出了灿烂的笑容,心想语文老师都会玩这样的小儿科。便微笑着对老师说:“老师,您是不是要说‘看看,看看,小鱼儿,你是不是发现自己除了吃饭和吹牛,什么都不会?’不过,老师,这次恐怕让您失望了。呵呵……”。接着小鱼儿字正腔圆、非常流利地读下了这12个词语。当时,语文老师的表情很是精彩,先是从震惊转换为严肃,然后兴奋地夸奖道:“看来,老师小看你了!以后老师真得对你刮目相看啦!哈哈,这些年来,敢在我课堂上睡觉的同学,这12个词语没有一个当场准确读下来的,你是第一个!”
  
  上学期期末考试,小鱼儿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学年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小鱼儿喜欢读书,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当别的孩子做题、写作业、玩手机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读书。学校为了激励他,希望他再接再厉,上学期期末,学校还奖给了他一套文学名着。现在哈尔滨冰雪学校已经停冰了,这个月集中上文化课,月末将要进行结业考试。希望小鱼儿不负外公所望,依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9年4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