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树临风
杨树临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68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散文随笔

(2024-02-13 08:13:59)
分类: 红笺无色
杨沛郁:散文随笔

  散文 随笔
  
  杨沛郁
  
  鄂伦春,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热爱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然而,我更爱我的第二故乡-----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不象上海那麽繁华,不象香港那麽发达,不象天津那麽便利,不象昆明那麽多姿,更不象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那麽令人神往。鄂伦春自治旗只是一个大兴安岭林区旗县。但是,朋友,鄂伦春自治旗也是我们祖国母亲肌体上的一部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同样可以寻找到我们祖先的脚印,寻觅到拓荒者的足迹,同样滴洒着改革者的汗水,奋斗着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同样有着秀丽迷人的风光,生长着芳香四溢的花卉,沸腾着多姿多彩的生活,书写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鄂伦春自治旗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的1/5。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山麓。它南临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阿荣旗,西与牙克石市和根河市为邻,北部和东部与黑龙江省接壤。在这富饶美丽的地方,生活着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汉等21个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古朴传奇的生活习俗。全旗人口30万,其中鄂伦春族人口2050人。
  
  美丽的鄂伦春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境内西北部山岭连绵,浩瀚的兴安林海,松涛激荡,白桦参天,杨柳依依。拥有林地面积4389万亩,是我国木材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保持尚好的原始森林,更使这绿色宝库充满了神秘色彩。15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貂熊、驼鹿、雪兔等30余种。野生植物遍布林间山地,黄芪、手掌参、桔梗等300多种中草药及黑木耳、猴头、蘑菇、蕨菜、黄花菜、柳蒿芽、红豆、越橘等山产品享誉国内外。
  
  甘河、毕拉河、诺敏河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似条条银链;数不清的涌泉飞瀑,如颗颗明珠,点缀在森林和草地之间。地表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占呼伦贝尔全市的35.5%,鲤鱼、细鳞鱼等经济鱼类30余种。地下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多处天然的饮用矿泉水开发区。优秀电站坝址20余处,总库容3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5万千瓦。静态投资22.96亿元的毕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煤、金、石灰石、铅锌等矿藏20余种。
  
  自治旗东南部的浅山丘陵,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我旗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着名的天然牧场。2005年全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8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大豆、芸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安全先进旗县和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
  
  畜牧存栏达80.32余万头(只),3个肉类加工项目总加工能力达15万头(只)。
  
  着名的“诺敏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王国,木本和草本植物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现在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风光旖旎的达尔滨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天然湖泊,绿水青山,怪石嶙峋,风景奇特。来到达尔滨湖才能真正体会到什麽是原始美和自然美;美丽的四方上天池,恰如高山明眸,夏季碧绿幽深,冬季银装素裹,登山远眺,“一览众山小”;布苏里军事旅游度假山庄,曾是北国军事要塞,它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风云变幻,你可以瞻仰叶剑英元帅曾经两次下榻的“元帅楼”和林彪的亲笔题词“北国第一哨”;中外闻名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嘎仙洞,是拓跋鲜卑族祖先的旧墟石室,石壁上的祝文至今依然清晰可见,从中可窥北方民族古代文明之一斑。
  
  除此以外,还有鄂伦春博物馆、鄂伦春民俗村、相思谷原始景区、克一河兴安森林公园、神指峡、甘河漂流等十余处旅游景区和鄂伦春族篝火节、兴安杜鹃观赏节等,这一切无不彰显着“鲜卑历史、森林生态、鄂伦春民俗、军事旅游”等四大旅游特色,是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回归自然、清凉避暑、休闲度假、生态考察、体验冰雪、探幽访古的绝妙佳境,为鄂伦春自治旗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及人类文明遗迹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鄂伦春自治旗交通便利,富西铁路、伊加铁路与国道111公路、省道301公路相辅相成,横贯南北东西,连接着广大的城市和乡村。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有如一道道屏障给鄂伦春大地披上了一层层锦绣,又如伸开的长长双臂把座座山城小镇拥在怀中。春日兴安杜鹃含笑,径幽香远;秋来北国红豆怀春,水秀山青。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伦春旧貌变新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旗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改革开放,科教兴旗,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为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卓越贡献。
  
  喜看今天,在鄂伦春自治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已形成了森林工业、农业、畜牧业为主体的民族经济体系。木制品加工、商品粮生产,以及煤炭、电力、乳品、建材都有了长足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建设、商贸金融、科教文卫、广播电视、邮电通讯、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各项事业,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和所有中华儿女一样,鄂伦春大地孕育出来的优秀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向往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质朴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绚丽的色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鄂伦春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主题在创新,形式在丰富,内涵在延伸,全旗各族人民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献身的精神,忘我的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在突出生态,打造特色,和谐发展,构建民族经济强旗的奋斗目标下,鄂伦春人民期盼已久的小康社会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鄂伦春的明天将会更加璀璨光明!(于2005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