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感受和谐

分类: 感受和谐 |
感受和谐
杨沛郁
写给父亲
看过许多关于父亲的文章,多是感动和心动,但是最多的还是想的是我的父亲——一个严厉中带着亲切和慈爱的父亲!故许多时候都想也写写我的父亲,可是一直没能下笔。不是没的写,而是怕不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心中那份对父亲的爱。因为在我的心里,似乎是没有真正的领悟到父爱的真谛!体会的情感不能表达,还是不写也罢!
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渐渐地能够深深的体会到那份挚真、挚诚的父爱。所以,在我即将远行的时候,我想把心中所能理解的父亲的爱,写出来。一为感谢父亲,二为能够深深记得这份父爱。
在我的心里,父亲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爱的人。在我们姊妹的记忆里,从来就没有得到父亲更多的关爱。父亲或许是用他的方法在表达,可我们却没能理解。我们心里,总是以为父亲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快乐,那种骑在父亲的背上居高临下的感觉,那种感觉从来不曾享受!也许是因为父亲的严厉,或许是因为我们没能给父亲这样的机会吧。
记忆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躲着父亲。“怕”,就这么一个字,涵盖了我们当时所有的感受!可是,一个父亲再严厉又能如何?现在想来,那时的父亲只是少陪你一会儿,要你少玩一点,让你多看看书,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但是当时就没能有这种理解,认为父亲是不可亲近的一家之长。
记得小时候,胡同里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多,所以就很容易凑到一起玩耍。总记得那时儿童的游戏花样很多,从来没有玩得很过瘾。为什么?因为总是在我们游戏兴趣最浓的时候,就会听见父亲的呼唤声:“双叶,作业写完了吗?快点回来写作业!”所以只能放弃那依依不舍地天真地玩耍,不情愿地回到家中做那永远作不完的“作业”!就因为这样,我们小时候被邻居的叔叔阿姨公认为听话的孩子,老师也不会因为作业问题而找到家长。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父亲开始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动笔,诵读一些中国“老字号”的儒家传统课程。比如:百家姓、千字文、菜根谭、唐诗宋词,很多篇目至今还依稀记得一些,后来体会到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用处的。至少在中小学同学当中,有时会炫耀的背上几句,以彰显我们的“学识渊博”,这就是我最先体会到父亲的好处,想到这也许就是父亲的爱的真正体现。
因为父亲的严厉,记得小时候我们不敢在父亲的身边转悠。可心里很希望像邻居家小孩一样,钻到父亲的怀里,要父亲抱着去买糖、买玩具。但是,从来都没有。因为父母生活都很俭朴,父亲一直上学,直到我们七八岁时,父亲的学业才算告一段落。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学业和工作,为抚养我们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可以说母亲的付出才换来我们的健康成长,才换来父亲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因为父母生活的节俭,我们从小就没有零食,没有象其他小朋友一样的零食。但是,现在看来父母的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因为父亲的影响,使我们至今都保持着一种俭朴的生活作风,我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意外的艰难状况。
因为父亲的严厉,我们从小似乎都没有和父亲有过太多的交谈。记得小时候,我们很羡慕电视中父亲与孩子的对话,那种交流是我们十分期盼的。也许是父亲生活的压力,也许是父亲的性格所致。总之,小的时候父亲和我们没有太多的情感上的交流。但是当我们渐渐的长大,父亲渐渐的年老,发现父亲的话多了,有事没事总愿意和我们谈一谈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征求一下我们对他的工作意见,让我们给他一些建议和参考。对于家里的一些事务,有时也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问一问我们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父亲给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上很多好的建议,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都是很重要的建议,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就是随着父亲和我们交流的增加,我们才真正的体会了一个善良、慈爱、可亲、可敬的父亲的对爱的表达。也就在这时,我们才深深的明白父亲对儿女爱的表达是那样的用心良苦。他在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独立处事能力。这种爱是需要牺牲的,至少牺牲了一个父亲在他三个孩子幼小心灵的慈爱!
因为父亲不善于表达对儿女的爱,许多时候都在我们的“怨恨”之中,培养着我们的能力。在父亲地督促下我们学了很多东西,看了许多同龄人没看过的书。现在看来父亲是一个智者,因为父亲的督促学习,使得我们在同龄人中显出了我们的优越,能写能画、能说能讲,这都是在父亲的“巴掌”下积攒下来的财富。这对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领航呀!现在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向父亲请教,有什么疑难问题首先想到去请教父亲,父亲也总会给你一个好的建议。
因为父亲的严厉,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把对父亲的爱表达出来,就是现在我们也不能把这份对父亲的爱表达出来,因为父亲习惯了我们的“听话”,而我们也习惯了听父亲的话。这并不是因为畏惧父亲的脾气,而是因为父亲的建议总是有他的道理,他的意识总是那样超前。对我们而言,父亲不只是一个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更是我们生活的“向导”,工作的“导师”,人生的“航标”。
这就是我对父亲的爱的理解,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领会了父亲的爱。也许我的理解只是父亲给予爱的一部分,但是却让我享受一生;也许我能理解的只是父亲给予爱的一面,但却让我感动一生。父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任何爱都不能超越的,尤其是这样一个严厉的父亲。你能说他不爱你吗?不,你不能,你也说不出来,因为那是你还没能体会那份爱的深沉。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但当我要离开家时,面对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才让我深深认识到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哪个父母不在乎自己的儿女,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就是我能留给父亲的唯一的礼物,因为我和父亲是一样性格的人。我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搂着父亲的脖子说:我爱您!但是我却在生活中深深的爱你,即使我将不在你身边,我也一样的深深牵挂您!因为你是我的父亲,一个肯于付出,却无所求的父亲。(杨双叶
2004年冬于新疆哈密)
前一篇:杨沛郁:感受和谐
后一篇:2024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