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读书笔记

(2024-01-15 07:27:13)
分类: 梨花带雨
杨沛郁: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杨沛郁
  
  为贪得无厌者画像
  
  ——读柳宗元《蝜蝂传》有感
  
  蝜蝂传   唐·柳宗元
  
  蝜蝂(fùb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柳宗元是唐代着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在《蝜蝂传》一文中,通过描写一种爱背负东西的小虫子蝜蝂,因为不断超负荷获取东西又喜欢爬高,最终被重物压倒或爬高摔死的现象,寓意深刻的警示人们:面对名利,如果不能知足常乐,不懂约束抑制自己的贪欲,就会像蝜蝂一样,下场是十分可悲的。柳宗元创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讽刺唐代吏治的黑暗和腐败。
  
  《蝜蝂传》讲述的是蝜蝂是一种爱背负东西的小虫子。爬行时遇到物品,总是喜欢拾取过来放在背上,昂起头背着这些东西。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超负荷也不肯停止。它的背部很是粗糙,东西堆得再多也不会滑落,最后它终于被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倘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一旦能再次爬行,又会把东西像先前那样拾取过来再次放在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向高处爬,即使全身力竭也不肯停下来,以致于最后从高处跌落下来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想大捞一把,甚至不择手段,把公家财物据为己有,使自己的资产越聚越多。他们不知道这些不应该攫取的钱物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担心金钱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一旦不慎被立案调查的时候,有的被开除公职,有的还会锒铛入狱,也算罪有应得了。这种人如果一朝被重新启用,他们依旧不思悔改,还是天天想着怎么晋升自己的官职,提升自己的工资待遇,并且变本加厉地贪取不义之财,很快就要坠入了无底的深渊。看到以前贪赃枉法而自取灭亡的人却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一时看起来形象高大,风光无限,他们名义上是人民公仆,可是见识却和蝜蝂这样的小虫子一样,也实在是可悲啊!
  
  《蝜蝂传》这篇文章是为贪得无厌者画像,为封建黑暗吏治的写真。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写蝜蝂的生活习性;第二部分议论,讽刺那些像蝜蝂一样“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文章对蝜蝂这种小虫子的性格特征作了非常细致、生动的描绘,其身上具有当代贪官的典型特征:
  
  首先,喜欢攫取财物,甚至不死不休,有贪得无厌的特点。“行遇物,辄持取”直至“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其次,向往高官厚禄,有攫取权力的特点。“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
  
  柳宗元这一蝜蝂形象的刻画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一种普遍存在于唐代官场中的社会现象。
  
  《蝜蝂传》设喻巧妙,寓意深刻,描写逼真;取譬虽小,但以小喻大,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因物肖形,讽刺幽默。全文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描摹传神,语言简直,风格犀利,体现出了作者为文情感内敛、含蓄深婉的感情表达方式。(2006年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