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读书笔记

分类: 梨花带雨 |
读书笔记
杨沛郁
读《学会正确使用汉字与标点符号》想到的
今天我在杨公馆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会正确使用汉字与标点符号》,作者杨志美。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招牌和广告上的错别字现象以及乱改成语做广告词,会给中小学生学习汉字带来的危害。其中讲的“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的典故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把一个“绕”字,错写成了“烧”字,使一座城池毁于一旦。事后虽然主将痛心疾首,但也无济于事。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1983年发生在小鱼儿家乡的一件事,乌鲁木齐市某挂面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了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包装袋上的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制出样品后,经挂面厂与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当这批塑料袋飘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发现“乌”字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让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废品。这真是“一点值万金”啊!
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就不会让这18万元付之东流了。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自己,也时常有写错别字的时候。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把“四季常青”,写成“四季长青”,把“火炕”写成“火坑”,把“青青柞树林”,写成了“青青炸树林”等等。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你生活在中国,汉字与我们的生活总是息息相关的。我有一个邻居要买一处房产,交定金的时候,卖方在收据上把“定金”写成了“订金”。后来卖方还真地反悔了,我的这个邻居本应该会得到双倍赔偿的,可就因为“定”与“订”字的一字之差,卖方却只退回了本金。你看,正确使用汉字有多么重要啊?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对我的感触都很深。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虽然年纪大了,也不做文字工作,更不用考什么985或211等双一流大学,但我今后也要认真学习,有时间多读几本书,写写日记,做做文章。等条件成熟了,也写个回忆录什么的。也要常常读一读《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这样的经典文章,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争取在有生之年不要犯“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与“一点值万金”一样的错误。(石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