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分类: 柳浪闻莺 |
第十五讲:回环,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回环,就是运用语序回环往复的的形式,巧妙的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或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以加深读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回环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语言活泼有趣,含义深刻精警,耐人寻味。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如:
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鲁迅《文艺与革命》)
本句用回环的修辞方式揭示了文艺和宣传之间的辨证关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这一节诗用回环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街灯与明星两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回环一般可分为词的回环、短语回环、句子回环三类。
1.词的回环。如:
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这是词的回环,论述了“社会主义”与“科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邓小平《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这也是词的回环,它是由“人民”和“艺术”两个词的语序变动构成的回环。
2.短语回环。如: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实践论》)
这是短语回环,精辟的阐明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王昭君》)
这一句也是短语“回环”,前后两个分句,均以短语作为句子成分。
3.句子回环。如: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挽闻一多联)
近来呀,我越帮忙,她越跟我好,她越跟我好,我越帮忙,这不就越来越对劲儿了吗?……(老舍《女店员》)
这两句都是句子回环。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等的关系。
民族文化的进步需要文化的宽容,文化的宽容需要宽容的思想,宽容的思想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一句也是句子回环,说明了民族文化与文化宽容的关系。
回环和“回文”不同。回文是以字为单位,顺念和正念都可成文。如: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而回环则是以词、短语或句子为单位,利用语序的变动,来揭示出两种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用回环伦理,可以使人容易理解事物的辨证关系;用回环抒情,可以使人感到深情无限;用回环叙景,可以使人容易体会出景物之间的联系。
后一篇:古风一首·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