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2023-12-12 01:15:25)
分类: 柳浪闻莺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汉语修辞讲义
       杨沛郁

  第十三讲:反复,可以加强语气、感情及节奏感
  
  反复,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自己的意思,加强语气和感情,有意的重复使用同一词、句、段的一种修辞方法。
  
  从形式上看,反复可以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在一起,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麦新《大刀进行曲》)
  
  重复使用“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表达了当时中国抗日军民为祖国而战的坚强意志和火一般的抗战热情。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工农军队勇敢前进,
  
  战胜全部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消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麦新《大刀进行曲》)
  
  这首歌词以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爱国热情,塑造了挥舞大刀向鬼子勇猛冲杀的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词中一连用了三个“消灭”,表达了中国军人决心消灭敌人的勇猛气势。
  
  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
  
  柳也绿了。
  
  麦子也绿了。
  
  水也绿了。
  
  鸭尾巴也绿了。
  
  茅房盖上也绿了。
  
  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
  
  和平的春天里燃着几团野火。(康清白《和平的春天里》)
  
  这里一连重复使用了八个“绿了”,一方面渲染了和平、宁静,春回大地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即贫穷、饥饿和抗争。
  
  相同的语句间隔开来反复出现,中间插上其他的词语或句子,这种反复形式叫做间隔反复。如: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鲁迅《这样的战士》)
  
  本文一再重复“但他举起了投枪”,有力地突出了这个战士的拼死顽强的战斗精神。
  
  雨来把书放腿上,伸出舌头舔舔指头,掀开书。见女教师闪在一边,斜着身子,用手指着黑板的白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教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象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管桦《小英雄雨来》)
  
  这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学校和敌人审讯时先后三次出现,揭示了小雨来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下成长为小英雄的过程。
  
  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突出主题,渲染感情。如: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柯岩《周总理,你在那里?》)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反复了两遍,抒发了人民群众和作者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周总理只是刚刚离去,而不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歌词中运用反复,可以起到增强音乐性,加强节奏感的作用。如;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光未然《保卫黄河》)
  
  这首歌词充满了战斗豪情,作者把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比喻为“黄河在咆哮”,两句连续反复,读起来铿锵有力,音乐性和形象性极强。结尾四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有节奏,有旋律,既充分体现了军民的战斗决心,又给人一种音乐美的感受。
  
  运用反复时,应当把反复同重复、罗嗦区别开来。运用反复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所以必须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2006年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