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远说画》走进墨竹(文昌竹)画家——郭印良

(2013-07-06 00:02:14)
标签:

墨竹画家

郭印良

建筑风水规划师

许国远

分类: 《国远说画》之墨竹(文昌竹)

                                http://s1/mw690/91d0c651tx6APozmxsAb0&690

http://s14/mw690/91d0c651tx6APoFrImx9d&690

http://s13/mw690/91d0c651tx6APoJV0q81c&690

http://s14/mw690/91d0c651tx6APp0fmG1ad&690

http://s6/mw690/91d0c651tx6APp5nSItd5&690


          http://s10/mw690/91d0c651tx6APo7ktXH79&690

                           http://s1/mw690/91d0c651tx6APo7BLQk70&690
          ———潘建业(右三)和郭印良(左三)和与会嘉宾合影。(侨报记者高睿摄)


http://s5/mw690/91d0c651tx6APobefJy44&690

http://s12/mw690/91d0c651tx6APojPx6H7b&690

 郭老作品欣赏: 

 

              http://s2/mw690/91d0c651tx6APpOlcf7f1&690

                    http://s2/mw690/91d0c651tx6APpOzKkF61&690

http://s1/mw690/91d0c651tx6APpSVgAw50&690  


http://s8/mw690/91d0c651tx6APqbKHAz47&690

http://s16/mw690/91d0c651tx6APqfq1vF4f&690

http://s11/mw690/91d0c651tx6APqkY8Ncea&690 
http://s12/mw690/91d0c651tx6APquFO7Fbb&690

http://s1/mw690/91d0c651tx6APqyBgtye0&690

http://s2/mw690/91d0c651tx6APqCWuEp51&690

http://s3/mw690/91d0c651tx6APqHoR4C62&690

http://s4/mw690/91d0c651tx6APqPo7DRb3&690

http://s1/mw690/91d0c651tx6APqUv4fmd0&690

http://s15/mw690/91d0c651tx6APr0jcTA6e&690 
http://s9/mw690/91d0c651tx6AProveiYb8&690

http://s7/mw690/91d0c651tx6APrsALzg46&690

http://s7/mw690/91d0c651tx6APry8cCOd6&690

http://s3/mw690/91d0c651tx6APrDouem02&690


 

     郭印良,高级工艺美术师。1942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195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师从陶如让、王雪涛、萧淑芳、崔如琢等大师。1964年在山西陶瓷研究所从事工艺美术研究工作,曾任山西省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山西轻工业装潢公司总经理,民革山西中山画院副院长等职,其绘画作品曾多次被省市选展。

  2011年,应邀赴美国洛杉矶展览,多幅作品被美国名人收藏。同年其力作“雨竹”在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被授予国际金奖,其本人也被世界艺术家协会誉为 “水墨写意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

  品读郭印良的写意花鸟画始于十多年前。那时,读他的“竹石图”“鱼竹图”最多。中国画之旨,难在简约、胜在繁密。他的画古香古色,神形皆佳,厚重、洒脱、严谨、简约,让人爱不释手。他曾赠我的一幅“竹石图”小品,颇有洒脱之气,金石之味。我挂在卧室里,晨昏品读,不时念起董寿平先生“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妙语。

  品郭印良的画总能深切感受到一股清新气息,画中有传统技法,有创新笔墨,有诗词意境,有音乐旋律,有自我性格,有时代精神。他的画雅俗共赏,深得中外人士称颂。

  印良画竹,构图巧妙,笔墨简约。湿笔过处若如雨后翠竹,枯笔落后好似竹叶随风飘舞,竹子在晴风雨雪中的各种姿态,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曾反复品读他的“雨竹”,真是妙趣横生,让人倾倒。在美国展出时,张治中女儿张素久也连连赞许。2011年,“雨竹”在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被授予国际金奖,他亦被世界艺术家协会誉为“水墨写意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

  印良爱竹,一来他仰慕竹的品格,未曾出土先有节,临到枯老仍虚心。二来,他颇具竹的品行,不畏曲折、不畏风霜。难怪他取斋号“竹翁居”。

  诗家江涛曾填词赞郭印良竹:款款走来、娓娓叙来,一管水墨写将来。展高风,亮气派,生性直正抱虚怀,不屑与春争风采。站,扬豪迈,卧,留青白。

  印良画桃子也是一绝。他的《瑶池桃熟》,枝干疏密有致,果实鲜美醉人,简约数笔,仿佛让人看到熟透的仙桃,闻到了浓香,不禁垂涎。怪不得许多达官贵人都用不菲的价格求购他的桃子为老者祝寿!

  印良的梅、兰、竹、菊四屏,也是韵味十足,很值得一品。

  那梅,枝干轩昂挺拔,傲寒不屈,酷似画家个性的体现。花的正、反、侧各具其趣,婀娜多姿,若有阵阵幽香扑鼻。

  那兰,叶片一波三折,千姿百态,穿插舒展,变化无穷,清香飘逸。人说,“喜作兰,怒作竹”。这“柔”大约是他愉悦心情的表达。尤其是他用淡墨画的花茎和花瓣,晶莹剔透,生意盎然,大有深山幽兰清香沁人之妙。

  那菊,一派金色,傲霜不屈,寥寥数笔,使人蓦然想到黄巢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印良除了师承泰斗,天赋劲豪,勤于练笔外,他还十分重视生活,勤于写生。他多年来坚持观察竹、梅、兰、桃等的一枝一叶及四时的不同表现,跋涉于烟岚山川之间,不断充实生活,如植花于沃土,养鱼于清溪,确实给予他的画作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画如其人,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才艺。”印良极重视人品画品的学养。他说:“先做人,后作画”。他待人诚实、大方、宽厚、恭谦,处处让人称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不是斤斤计较,一味往钱眼里钻,而是专心致力于技艺的提高再提高。又能千方百计,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在艺术圈里圈外都有极好的口碑,朋友大把大把。

  艺术家的名片是作品,印良的作品获得了业内和市场的充分认可,他先后在美国、香港、山东、安徽、内蒙古、山西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每每都好评如潮,作品曾被美国名人画苑董事长张素久、总裁李甫田收藏。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印良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向艺术的高峰攀登!攀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