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课前检测和课堂检测
李丑孩
课前检测,是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特别的测试,也叫课前摸底测试,是以了解班级学生学情为目的进行的一种专门的测试。经过课前检测的课前摸底,我们教师就能够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预设;有了课前检测作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才能够目的明确、方向准确,才能够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最优化,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所以说好的课前检测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
我感觉课前检测内容的确定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为练而练,不能让检测流于形式。在设置课前检测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设置这个检测的目的是什么?”“我设置这个检测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有没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没有从班级的学情出发,会不会出现练得热闹,但实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课堂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检测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可以检查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备课,往往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估计不足。有时认为学生学起来很容易的知识,而课堂上却进行不下去;有时觉得用起来应该很好的方法,学生却不予以采纳。所以,只有当进行了课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检测,我感觉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有效地设计检测题
首先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概念定理理解,并学以致用。当堂检测一般包括复习检测、对新知的针对性检测、巩固性检测、综合性检测、拓展性检测等,它应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二、灵活运用检测的方式方法
课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形式上要多样,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精练、有趣、实用,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结合,个人和小组参与结合,精心设计,达到检测目的!
课前检测和当堂检测都属于测试练习,但却又有区别。联系是形式相似,都是让学生完成检测题目,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目的不同。课前检测是对上堂课内容的复习,或对本堂课将要讲授内容的一个提示,而当堂检测则一定是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的总结回顾。第二:时间不同。第三:完成的方式不同。课前检测是建筑在复习或预习的基础上,而当堂检测则是稍微回忆一下老师刚讲的内容就可以练习了,是糖炒栗子,现炒现卖。
此外,二者的内容可以进行有机的衔接,比如上一堂课的当堂检测的内容完全可以进行变式变换,作为下一堂课课前检测的题目来使用,但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照套,而是要变换形式,提高要求,并可适当加深一点难度。总之教师应该灵活掌握情况,有效进行课前和课堂检测,提高教学的效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