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曾经,无数次的期许,能寻着一处可以安居之所在,终老而去。
曾经,也无数次的感怀,纵有风花雪月、绚烂景象,却又不能平复静默,只待流年。
我想,那是梦幻风景,只会出现在梦里,醒来便销声匿迹;我想,那是海市蜃楼,虽有所见,却永远只是一个幻境;我想,那只会是尘粒,融化在无形的光色里,来无踪去无影;我想,天宇之间,那是一个看不清楚、深不可测,而可感知的黑洞,存在,而且拥有强大的吸力。
或许,木吉乡有这样一处风景,能够让你心平静气,驻足停歇;或许,昆仑山有这样一处风景,能够让你默默守望,不思归期;或许,帕米尔高原的巍巍奇丽,能够让你视界变得清晰、心灵变得透彻、灵魂变得坦荡。
木吉乡,一个真实存在的梦幻风景——
在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里,序诗中有唱道:“荒滩变成了湖泊,湖泊变成了桑田,山丘变成了沟壑,冰川变成了河湾,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幻,祖先留下的故事代代相传”。
车沿着从喀什出发的314中巴公路,快要到白沙山前面,右边有一条不太明岔道,仔细看路牌,便知道这是通往木吉乡的公路了。
由于刚刚进入夏季,周围雪山上的积雪开始大量融化,冲过路旁的盖孜河谷后蔓延到了公路上,泥沙夹杂着大大小小的岩石阻滞在路的中央。现场已经有几台施工作业车在忙活着清理路障。还好,并没有太耽搁时间,很快,我们的车便拐进了通往木吉乡的乡村公路。
这一天,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万里晴空。回头望过去,远处的公格尔雪峰与冰山之父墓士塔格雪峰清晰可见,虽然相距我们有几十公里,但看上去雪山就象在眼前似的,触手可及。在帕米尔高原上,公格尔雪峰和墓士塔格雪峰是两座最高也是最神奇的雪山,中巴公路很多路段上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如果晴天,一路行走,都能看见这两座雪山始终是伴随在左右。
通往木吉乡是一条沙石铺成的公路,很多路面上凹陷不平,加上近期雨水和雪水的冲刷,有些路段还出现了断裂,那些稍大的坑洼,不是越野车还很难通过。路上的车很少,沿途来往的大多是些拉矿石的车辆,基本上没有旅游的人。木吉乡属边境地区,与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边界线长达近300公里,整个乡就有42个边境山口,因此有“新疆边境第一乡”之称。
看资料上说,木吉乡地处昆盖山与沙里阔勒岭的交接处,属高原高寒气候,全乡平均海拔3700米,境内山峰林立、云层叠嶂,沟壑交错,尤其是喀日铁米尔火山群,更是众多自然风光中最绚丽多彩的。
经过好友与边境检查站人员半个多小时的多方交涉,我们顺利通过了木吉乡第一个检查站。木吉乡目前并未对外完全开放,如果没有专门的通行证,任何人是不得进入的,外国人更是一概不准进入。也许,严格的检查制度也是影响此地旅游开发的原因之一吧。
检查站前行十多公里外有一个湖,当地人都叫她布伦库勒湖,在柯尔克孜语里“布伦库勒”的意思是“山脚下的湖”。布伦库勒湖三面是群山环抱,湖水湛蓝,纤尘不染,水草丰腴,野鸟成群。站在湖畔,看着远处的公格尔雪峰和墓士塔格雪峰也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银辉熠熠,相互辉映。而高耸的沙山和湖边绿草青青的牧场湿地又为眼前的风景增添别样的色彩,那些茂盛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让布伦库勒湖更显灵性和生机。
如果说,布伦库勒湖是一块璞玉,那么她也是一块不曾雕琢的美玉,她的美丽,是那种清新脱俗,平和自然,浑然天成的美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不可复制的精美杰作。
寻一处高地,静静地感受着布伦库勒湖的圣洁,心灵瞬时变得清净。
“九十九道弯,九个戈壁滩,屁股磨不破,到不了木吉滩”,当地人的一句谚语,道出了木吉的遥远和艰难。下午五点多,终于到了木吉乡,这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小镇规模不大,就有一条主要大街,镇上主要居住着柯尔克孜少数民族。镇上没有什么大的宾馆,一家由柯尔克孜族三姐妹开的小饭馆旅店,就在小镇的中心街面上。三姐妹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看看客房,虽然简陋但也还干净,不过在如此偏远的地方,这样有吃有住的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昆盖山上排列的“十八罗汉”雪峰和喀日铁米尔火山群就在木吉乡木吉村境内,离我们住的镇上并不远。匆匆吃过几天来难得吃上的羊肉汤泡馍的晚饭,向老板娘家三姐妹询问了下路线,热心的三姐听说我们要去火山口拍照,一边为我们划出一个示意图一边表示愿意带我们过去。“火山口我知道,路不好找的啊”,她说话时看了看我。我心想,火山口不是就在路边吗?一定是会很明显的,不想麻烦别人,谢过了她,我们便自己开着车上路了。车开出小镇,路左边就是一字排开十八罗汉雪峰,但怎么也找不到火山口处,于是还是返回来接上了三姐,大姐见状还开玩笑的说:“给你们带路是要收费的哈!”当然,后来,漂亮善良的三姐还是没有要我们的钱,她一直陪着我们到拍照结束。
在车上三姐还给我们说了一个关于火山的传说:火山洞口里,住着三条神牛,每当夜深人静的晚上,它们就会出来吃草。但是由于神牛行踪隐秘,绝少有人能看见到,而如果能看见神牛,就能消灾解难,长命百岁。三姐说,这么多年来,她知道的就只有村里一个老人家见过。我们笑笑说,刚才我们来时的确看见了三条牛,就在火山口附近的一座桥下,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神牛,只不过是白天。
从路上拐进火山口处,其实根本就没有路,只是地面平坦一些,有些车辙印。如果没有三姐带,我们无论如何是找不着去到火山口的。据考证,木吉乡的地理位置在昆仑山与天山的分界线附近,在1500年前,帕米尔高原地震频繁,火山怒吼、岩浆奔腾。当年地下涌出的钙、铁和锰等矿物质,在火山口周边的彩色的岩石上还清晰可见,看着这里大小不一休眠的火山,可以相见当年是有怎样的壮观情景。
应该说,从火山口处拍摄,是一个绝佳的表现火山和十八罗汉雪峰的好位置。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火山口附近的蚊子,居然使我们不得不中断拍摄,原本是要拍到日落晚霞的,在匆匆忙忙按下几次快门后,大家便坐车逃离。其实,关于蚊子,刚到木吉镇时就感觉不对,看坐在街上的人手里总是不停的摇着扇子或者一根牛尾巴,下车后才知道这样做主要是驱赶蚊子,而街上的女人们大多用纱巾包住整个头部。在火山口,蚊子是什么情形呢?只要露出皮肤的地方,随时都有几十个蚊子扒在上面,你只有双手不停地来回驱赶,才能避免少被叮咬。就在这样人蚊大战中,有人被咬得面目全非,不得不早早躲藏进车里。
没能在最好的光线下拍摄火山口、十八罗汉雪峰的风景,心中多少是有些遗憾的,但其实,木吉乡美丽的风光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总是那么魂牵梦萦,有能够留存在心中值得回味的风景,对于我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
“木吉”一词在柯尔克孜语里,意思是“火山喷出的泥砂石”,科学上也证明,有火山的地方,必定有富饶的矿藏。然而木吉乡留给我的,不止于此,除了雪山、冰川、湖泊、火山,还有源源不断流淌的木吉河水,星罗棋布的湿地,以及热情友善的柯尔克孜族的人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开发,相信木吉乡也会如《玛纳斯》里唱道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幻”,只是希望无论怎么变,多年以后,该有的都还在。
http://img.itc.cn/photo/jYWnnHbV92c
http://img.itc.cn/photo/jYWno43w5J0
http://img.itc.cn/photo/jYWnW8RShl0
http://img.itc.cn/photo/jYWnwJhrRAW
http://img.itc.cn/photo/jYWnGPyP1wP
http://img.itc.cn/photo/jYWnaCTVXrG
http://img.itc.cn/photo/jYWnaoFWkGc
http://img.itc.cn/photo/jYWnLO79zbD
http://img.itc.cn/photo/jYWnFUAhrzD
http://img.itc.cn/photo/jYWn144IG3n
http://img.itc.cn/photo/jYWnKige4gH
http://img.itc.cn/photo/jYWnE4u4hbz
http://img.itc.cn/photo/jYWn7Xp5uhV
http://img.itc.cn/photo/jYWnqffSc94
http://img.itc.cn/photo/jYWnuZOAcxW
http://img.itc.cn/photo/jYWnpTfPZ0d
http://img.itc.cn/photo/jYWnIgVnSaG
http://img.itc.cn/photo/jYWnI7AUHxN
http://img.itc.cn/photo/jYWoxQDeo1E
http://img.itc.cn/photo/jYWoSiOFHAH
http://img.itc.cn/photo/jYWoAjpulsg
http://img.itc.cn/photo/jYWoAqPGD2z
http://img.itc.cn/photo/jYWoC9fwAG2
http://img.itc.cn/photo/jYWochvsll4
http://img.itc.cn/photo/jYWocKO1oOq
http://img.itc.cn/photo/jYWoeEfBFw1
http://img.itc.cn/photo/jYWogUD6YCG
http://img.itc.cn/photo/jYWo58YfVIA
http://img.itc.cn/photo/jYWoN8ZjUpp
http://img.itc.cn/photo/jYWorMvFnkN
http://img.itc.cn/photo/jYWorIYKIIn
http://img.itc.cn/photo/jYWo0Jeq5m1
http://img.itc.cn/photo/jYWoYmjCROA
http://img.itc.cn/photo/jYWokM32t3g
http://img.itc.cn/photo/jYWohA1nfxz
http://img.itc.cn/photo/jYWoh1Ubux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