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

(2017-01-14 08:31:08)
标签:

公园杂谈

天坛

文革

大土山

历史

分类: 公园见闻

     1420年,明永乐皇帝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了天坛。天坛当年的设计者们顾忌天坛是祭天之所,皇帝既然自称是天之子,“老天”的居所自然要大过“天子”,因此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要大两倍。大概出于同样的顾忌,天坛的主体建筑都以深蓝琉璃瓦敷顶,不敢僭越使用本属皇家园林专用的明黄色琉璃,而每年度的祭天大典开始前皇帝更要到丹陛桥东侧专设的具服台临时将黄袍换成蓝袍以向上天演示他虔诚的敬畏和顶礼膜拜。这样的祭典延续了数百年,直到1914年袁世凯操办了最后一次祭天大典。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上世纪40年代鸟瞰天坛全貌】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

【上世纪80年代鸟瞰天坛全貌】

      对比上面两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天坛内坛西侧,多了一座令人刺眼的“大土山”。

    原来,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革”期间,全国都“深挖洞”,北京因为挖防空洞产生的大量弃土无处可放,就堆积在天坛的空地上,渐渐而成一座土山。“大土山”占地6公顷,30余米高,相当于10层楼高。

    这座土山不仅从整体上分隔了天坛轴线及主体建筑的内在联系,割断了古建筑的整体构思,而且使人无法领略古代祭天礼仪的神秘意境和艺术氛围,影响了天坛历史价值的展现。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游人爬上土山“俯瞰”天坛祈年殿】

    天坛公园内“大土山”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丹陛桥西侧,对天坛的总体景观造成了极大破坏。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北京城建五公司的桔黄色的挖掘机和推土机,发出隆隆的吼声。清渣运土的大卡车,来往不息】

    1990年市政府决定:搬走土山,恢复了天坛的历史原貌。

    原天坛公园副园长、总工程师徐志长回忆说,当年移除天坛公园的土山是一项大工程,要耗资上千万,为此北京市政府还成立了“爱祖国、爱北京、爱文物、爱天坛、搬土山”指挥部,指挥部下面成立了运输、后勤、宣传等6个组织。移山工程开始那天正好是腊月三十,春节都没有休息,不间断进行。运土的卡车从南门进,西门出。当时很多领导干部,附近的群众、学生来挖土,因为大家都愿意它被移走。“搬掉天坛土山,恢复古园神韵”,飘扬在施工现场的这条横幅,揭示了人们参加义务劳动的心迹。整个移山工程只用了90天,80万立方米的土被移走,共花费约八百万,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参与工程的运输公司都使用了平价油,且不盈利。大家采取边移土边整理的方式,恢复了天坛的历史古路,并在路旁栽植树木。土山移走后,北京土建学会、北京文保协会等地很多专家还到土山原址植树,罗哲文还题写了“新愚公移山植树,古神坛恢复旧观”。          

【公园杂谈】天坛公园的“大土山”
                                                              (资料源于网络 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