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禅院与北京猿人居住过的龙骨山相毗邻,在“北京人遗址”的北侧,翻过一道山梁,即椅子山,海拔高208米。山上是一块三面环山,一面沿沟的盆地,约十余亩,地平如镜,当地人称十亩坪。寺庙创于明代,鼎盛时期有三四十位僧人,每年浴佛节时信众络绎不绝。日本鬼子侵占北京之后,永寿禅寺曾多次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抢烧,沦为废墟。近年永寿禅寺正在复建,明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永寿禅寺将重放异彩。

【如今由彩钢板搭建的小屋算是“临时”的大雄宝殿。里面摆着一些新佛像】
2009年用石膏板修建的临时活动房即将倒塌,经过当地居士和当地村委会领导的大力帮助下,用塑钢板盖的临时“大雄宝殿”落成。
【天王殿位置上现在在简单棚架下供奉弥勒和韦陀】

永寿禅寺的建造历史不明确,相传元代有僧人,发愿要造建此寺院。又有传说寺创建于明永乐朝,但史籍及方志均缺乏记载。该寺院内原有数十颗松柏和楸树覆盖整个院落。每年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上香拜佛者络绎不绝。然而,“七七”事变之后,永寿禅寺曾多次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抢烧,沦为废墟。

【被日本侵略者的烧毁的钟鼓楼——资料照片】
【2014年 钟鼓楼已经修复】
"七七"事变之后,永寿禅寺曾多次遭到日本鬼子的劫难,日本鬼子的一把火,把寺庙的殿宇和几十间禅房全部葬身于熊熊大火之中,中层的大殿因全部是松柏木框架,火舌从窗里往外蹿,把院内的松柏树和楸树也点燃了,整个寺院成了一片火海。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寺院变成了一片废墟。
【被日本侵略者的烧毁的无梁殿——资料照片】

【2014年 已经修复的无梁殿 全貌】
后院台上三座并排的无梁殿,更是别有特色:虽已破损得只剩残墙,但每殿的墙体厚重、庄严,而且这种并排单独成殿的格局在佛教寺院少见。三殿为两墙一组。其中,中殿为千佛殿,东殿为观音殿,西殿为地藏殿。

【无梁殿内景——没有梁架、拱形结构】
【中殿为千佛殿,东殿为观音殿——目前还没有佛像】

【修复中的西配殿】
在寺院一位穿僧衣的师傅正带领几位信徒参观,他介绍说无梁殿的由来是因为明朝的正德皇帝喜玩烟花,在皇宫引燃大火,于是佛门想出了用无梁殿予以防火。但是永寿禅寺虽然抵御了烟花火灾,却抵不住日本鬼子炮火的毁灭。
在政府的支持下永寿禅寺已经开始复建了。2012年被列入区级文物“登记”项目,明年,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座高大恢弘的永寿禅寺将复建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