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怎么称呼自己的小学呢?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不是问题。可我上的学校可能是北京所有小学中改名最多的学校。在学校存在的100年里,大约叫过20来个名字。她第一个名字是“外城私立女子传习所”,最后的名称是“菜市口小学”。我在那里读书的的六年里,就改过三个名,我毕业后,学校又改过三个名。
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小学呢?
我还是喜欢以我1959年毕业时的名称--丞相胡同小学--来称呼她。 
我的小学始建于清朝末年。据历史记载:
清末北京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前身)因增设小学科、师范科、保姆科等课程,为便于学生实习。遂于石驸马大街和宣武门外绳匠胡同(又称丞相胡同)各设一所“女学传习所”。
1907年由汪绍铨在丞相胡同现址创办的外城私立女子传习所。是为我的小学之前身。
1909年由学务局改为外城官立第一两等女子小学堂。此后曾多次改名。
1920年代改为京师公立第一女子初高等小学校;
1930年代改为男女合校,改称京师公立第三十四国民小学校、京师公立第三十四小学校;
1940年代改为北平市市立丞相胡同小学、北平市第十一区中心国民学校;
1950年改为北京市第八区中心小学;
1953年改为北京市宣武区第一中心小学;
1955年改为丞相胡同小学;
1966年“文革时期”改为东方红小学;
1973年丞相胡同改名为菜市口胡同,小学遂改为菜市口胡同小学;
1999年菜市口胡同改名为菜市口大街,小学遂改为菜市口小学;
2006年9月菜市口小学举行了建校百年庆典,之后不久菜市口小学被撤销。

(2006.9.我的校友和老师在100周年校庆时合影)
从1907年到2006年,整整存在100周年的百年老学校从此“寿终正寝”,学校校址也被开发商铲平,我的启蒙学校永远的消失了。
呜呼,我思念的丞相胡同;呜呼,我心牵梦萦的丞相胡同小学!
(附注:有些资料和年代可能不准确,希望校友和有识之士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