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2012-09-08 10:25: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 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出示: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这段路共有(
二、故事导入
去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突发奇想,一起合作制做“唐氏月饼”,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5:3,结果卖出后赚得160元。猪八戒一看到赚了钱,就急着要分钱。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要分钱,怎样分合理呢?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揭题: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像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板书: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三、自学感悟
仔细阅读课本第49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是某种清洁剂的稀释瓶,瓶上标明的比表示(
2.题目要分配(
3.按比分配的特征:已知几个数量的(
方法一:比转化成(
(1)
(2)
(3)
检验:
方法二:比转化成(
(1)
(2)
检验:
先独立完成,后以组交流方法。
四、尝试点拨
选择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题
(1)去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突发奇想,一起合作制做“唐氏月饼”,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6:4,结果卖出后赚得200元。猪八戒一看到赚了钱,就急着要分钱。如果要分钱,怎样分合理呢?
(2)今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又想做“唐氏月饼”,这时沙僧也要加入,猪八戒为了能赚更多钱,做月饼比去年勤快多了。结果他们做的月饼的个数比是6:5:7,卖出后一共赚得360元。今年和去年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呀?现在他们该怎么分这笔钱呢?
讨论1: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200元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共同所得,是按6∶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孙悟空和猪八戒各拿的钱数。第2题中360元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共同所得,是按6∶5∶7这个比来分的。要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拿的钱数。两题都已知“唐式月饼”所赚钱的总和,和他们的劳动之比,要求他们各拿的钱数。)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讨论2: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对应的=对应的数量。)
五、巩固提申
活学活用
2.六三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闯关晋级
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2.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勇攀高峰
1.甲乙两个数的比是5:6,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
2.爸爸和王叔叔合作出资做生意,爸爸出资8000元,王叔叔出资4000元,一年后共盈利3000元,爸爸和王叔叔各分得多少钱?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按比分配?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特征?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哪些方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吗?生活中有哪些按比分配的实例?)
七、课堂检测
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三角形的三条边各长多少厘米?
八、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1-4题。
附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的特征:已知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这几部分)
方法一:(比转化成份数)
(1)
(2)
(3)
方法二:(比转化成分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