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勒浆通讯
三勒浆通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9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勒浆类酒与酒之异同

(2013-04-22 09:21:40)
分类: 公司新闻

摘要:
     本文根据三勒浆的历史记载中对三勒浆饮用人物和场景,饮用过程等史料,探讨了三勒浆类酒与酒的异同点,提出波斯法酿造的三勒浆类酒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它具有酒的外观和酒的宴饮社交功用,但可能并不含乙醇;而《四时纂要》和元代许国祯酿造的三勒浆,则可能含有较低浓度的乙醇。





三勒浆类酒的出处


    三勒浆类酒一语,出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公元821-824年):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
     联系原文之上下文: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薄萄,岭南之灵谿、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
     可知李肇先将三勒浆归于类,将其与剑南之烧春(今之剑南春酒),河东之乾和葡萄(今之葡萄酒)……”即白酒、葡萄酒等并列,但却又言其类酒,以示与这些酒类是有区别的。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三勒浆是不是酒?三勒浆类酒与其它酒有何异同?

三勒浆类酒与酒的相同



http://s6/mw690/91a215e9gdae9468faca5&690


酿造:
      元代,王恽《三勒浆歌》序云:今光禄许公复以庵摩、诃、毗梨三者酿而成浆;诗中又有:谁传酿法自太古,满瓮春云元化湿。……许公得法神所传,一酝天成汉重酎。
     唐末五代初,韩鄂《四时纂要》八月云:造三勒浆:诃梨勒、毗梨勒、菴摩勒,已上并和核用,各三大两。捣如麻豆大,不用细。以白蜜一斗,新汲水二斗,熟 调,投干净五斗瓮中,即下三勒末,搅和匀。数重纸密封。三四日开,更搅。以干净帛拭去汗。候发定,即止。但密封。此月一日合,满三十日即成。这是一个酿造过程。
     而《释名》云:酒,酉也,酿之米麵,酉泽久而味美也。两者均为酿造而成。《说文》:作酒曰酿。《史记孟尝君传》:乃多酿酒买肥牛。言明为造酒之术。

外观:
     元代,王恽《三勒浆歌》序云:其光色晔晔,如蒲萄桂醑,味则温馨甘滑,浑涵妙理。而唐代李白的《客中行》描写酒的外观为: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 珀光。两者都有光色晔晔琥珀光都是形容其明亮通透的外观。即三勒浆类酒与酒,均具有明亮通透的相同外观。

宴饮社交:

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有:为穆先陈醴,招刘共藉糟。句,并注居易每十斋日在会,常蒙以三勒汤代酒也。刘梦得也。
    为 穆先陈醴,典出《前汉楚元王传》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楚元王名刘交,穆生为鲁人,是楚元王所敬重的好友之一,他们常饮宴聚会。因为穆生不嗜 酒,于是楚元王尊重他,每次宴饮都要专为穆生准备好一种称为的类酒的饮料来替代酒。《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楚元王刘交〉载:楚元王交字 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查 《康熙字典》:《释名》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也。醴:甜酒也。师古曰:醴,甘酒也。少鞠多米,一宿而熟。醴可能是一种短期(一夜)发 酵的饮料。从宴饮社交功用和酿造工艺看,三勒浆类酒极似于
      招刘共藉糟。源自枕麴藉糟:枕着酒曲,垫着酒糟,形容饮酒之乐。语出《晋书刘伶传》:“……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此处招刘,后有注:刘梦得也。即白之好友刘禹锡,梦得是刘禹锡的字。
      借此典故,比喻裴度为斋戒日不饮酒的白居易准备了三勒浆,就像古之楚元王为不嗜酒的穆生准备了一样,让好友们仍然可以开怀畅饮,享受宴饮的快乐。白诗代酒籍槽陈醴皆言明三勒浆在宴饮社交中是作为酒来使用的。
     王恽《三勒浆歌》序有:唐代宗大历间幸太学,以三勒浆赐诸生语;明《山堂肆考》有:唐宴进士有三勒浆,谓诃梨勒、庵摩勒、乌榄勒也。亦证三勒浆类酒用于宴饮社交的功用。

三勒浆类酒与酒的不同


原料与酒完全不同



     三勒浆类酒的原料,唐代《唐国史补》言明三勒者谓菴摩勒、诃梨勒、毗梨勒。
     唐末五代初的《四时纂要》亦为造三勒浆:诃梨勒、毗梨勒、菴摩勒,已上并和核用,各三大两。
     元代《三勒浆歌》今光禄许公复以庵摩、诃、毗梨三者酿而成浆三种药物未变。
     明《山堂肆考》唐宴进士有三勒浆,谓诃梨勒、庵摩勒、乌榄勒也。其中乌榄勒可能是毗黎勒音译的另一种写法。
     各条史料所记载的三勒浆,都是使用同样的原料和配方,应无疑义。
     从配方上看,三勒:庵摩勒、诃黎勒、毗梨勒,均为植物药,这三勒,又称三果,梵语triphala,是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具有约5000年历史,另文 阐述)中主要的配方,也是古波斯医药中、藏医药中的主要配方。配方中的各个药物,如庵摩勒(余甘)、诃黎勒(诃子)更是在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有非常多的疗效 记载。至今,三勒浆配方中的三味植物,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
     而各种酒,主要以粮食(如白酒、米酒)或水果酿制(如葡萄酒),与三勒浆的配方原料完全不同。

  波斯法酿造的三勒浆可能不含乙醇

 


     从白居易诗注居易每十斋日在会,常蒙以三勒汤代酒也。看出,唐时的三勒浆可能不含乙醇,因此饮之不醉,不会冒犯佛规;
    从《唐国史补》在描述各种酒之后说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类酒
的称呼将三勒浆与各种酒,包括葡萄酒区分,说明波斯法酿造的三勒浆可能是不含乙醇的。

韩鄂描述和许国祯酿造的三勒浆可能含有较低浓度乙醇


      唐末五代初韩鄂《四时纂要》描述的三勒浆、元许国祯酿造的三勒浆,可能含有很低浓度的乙醇。
     《四 时纂要》八月,……造三勒浆:诃梨勒、毗梨勒、菴摩勒,已上并和核用,各三大两。捣如麻豆大,不用细。以白蜜一斗,新汲水二斗,熟调,投干净五斗瓮中, 即下三勒末,搅和匀。数重纸密封。三四日开,更搅。以干净帛拭去汗。候发定,即止。但密封。此月一日合,满三十日即成。味至甘美,饮之醉人,消食、下气。 须是八月合即成,非此月不佳矣。其中,饮之醉人,疑似含有乙醇,方可令人醉。
      而对许国祯酿造的三勒浆,王恽则有就中至味真玄酒,豁达灵根三益友。许公得法神所传,一酝天成汉重酎。仪狄拊掌耆伯惊,五百年来未之有。的描述。其中 真玄酒直说此三勒浆为酒;,《说文》三重醇酒也。”“酒之新熟,重者为酎, 仪狄《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诗中用语,或已明示此三勒浆含有乙醇,与酒无异。
      但由于我们无法证明此二种方法酿制的三勒浆就是、或者不是波斯法三勒浆的直接证据,只能从具体的描述的对比和差异来判断其是否含有乙醇了。
而波斯法是如何酿造三勒浆的,至今仍存疑。

三勒浆与葡萄酒的异同

http://s13/mw690/91a215e9gdae94d5659fc&690


     从酿造原料看,三勒浆和葡萄酒,并不使用其它酒以各种粮食为原料,而是使用植物果实,只是三勒浆使用的是药材果实,而葡萄酒使用水果。

     从来源看,三勒浆和葡萄酒皆为从西域进口的外来商品:
波 斯商队不仅从海路,也通过穿越中亚沙漠的丝绸之路来到唐朝首都长安,以至在长安形成了著名的西市,聚集着大量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外国商人交易货物,同 时,西市也有许多波斯人开的酒店,所卖的饮料,不仅有来自高昌的葡萄酒,也有来自波斯的三勒浆。1962年:[]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有唐一代,西域酒在长安亦甚流行。唐初有高昌之葡萄酒,其后有波斯之三勒浆,又有龙膏酒,大约亦出于波斯,俱为时人所称美。……依高昌法制之葡萄酒及波斯法之三勒浆,当俱曾流行于长安市上。1933年,敦煌学家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从乙醇含量来看,波斯法三勒浆可能不含乙醇,而葡萄酒含乙醇,可以醉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葡萄美酒醉卧语可证其含有乙醇,饮之能醉。

      由此,三勒浆是最为接近葡萄酒的类酒,它们都是当时并列于长安宴饮酒席上的珍品。葡萄酒因葡萄种植的普及和酿造方法的传播而成为市场主流,而三勒浆因其 原料的稀少珍贵和酿造方法的缺失,完全依赖进口,仅仅成为当时皇帝宰相、名流进士等社会顶层人士才能享用的奢侈品,终致两度失传。

现代三勒浆可否流行于宴饮酒席


     1992年,根据三勒浆历史记载的配方,应用现代工艺生产的三勒浆问世,至今已销售20 年。三勒浆在现代已有较高知名度和大量使用人群,但它是作为具有抗疲劳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流通,并未如唐元两代,是作为宴饮社交的三勒浆类酒来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三勒浆类酒的原有属性,认为它同样具有与酒相同的外观、良好的口感、酿造技艺和宴饮社交功用,同时又具有不含乙醇的健康因素,因此现代三勒浆完 全可能重新流行于现代的宴饮酒席之上,为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和快乐。
http://s3/mw690/91a215e9gdae95cc07f12&690


讨论和思考

从历史记载看,可供宴饮社交中代酒的饮品仅仅出现过三勒浆两种,其他饮料甚多,却未有过代酒的记录。
     三勒浆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类酒饮品,其特殊之处在于:
      1、稀缺。来自遥远的波斯,用波斯法制作,由波斯商人经营,虽然与高昌葡萄酒同时出现在唐代京城长安,但葡萄酒的原料和酿制方法很快引入中国,使葡萄酒得以大 规模普及。波斯进口的三勒浆受限于原料和工艺未能引进中国,导致成为稀缺的奢侈品,仅仅在顶层社会中提供给上层人士享用。
     2、波斯法制作的三勒浆,可能不含乙醇。从白居易斋戒日以其代酒会友宴饮,可知其与酒有着根本的区别:即并不是含有乙醇的酒类。而是不含乙醇的类酒
     3、三勒浆虽不含乙醇,却具有酒的透明色泽外观,和较为浓郁的口感,能够在宴饮中代替来饮用。
     4、《唐国史补》记载的波斯三勒浆,与唐末五代初《四时纂要》记载的加蜜酿制三勒浆和元代许国祯酿制的三勒浆,三者原料相同,但酿制工艺可能不同,且波斯三勒浆不含乙醇,而后二者可能含有较低浓度的乙醇。
    5、现代三勒浆有可能重新流行于宴饮酒席,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体验的类酒饮品。

三勒浆历史研究员李耕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