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与幽默】不妨玩物立志
标签:
迂夫子杂文 |
分类: 杂文 |
不妨玩物立志
文/迂夫子
《尚书》有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管是玩人,还是玩物,都为君子所不齿。且不说“玩人”,单说“玩物”。人一旦对某物有特殊的偏好,极容易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沉溺外物,则不务正业;不务正业,则主业荒废;主业荒废,玩物又玩不出名堂,人自然就沉沦了。
其实玩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玩耍之心,玩物也不鲜见,有人爱花,有人爱鸟,有人爱玩石头,有人爱收藏古董……适度有益地玩耍,不但充实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还会使人生更丰富多彩。然不能玩之无度,一旦沉溺其中,眼里、口里、心里、手里除了所玩之物,就没有别的,直至荒废了学业和工作就不可取了。
比如南朝时齐国的东昏侯,堂堂一国之君偏好市侩勾当,在皇宫里搞起了菜市场,自己当城管,妃子做市场管理员。东昏侯做城管上了瘾,检查、罚款、踢摊子,一律由他来干,一旦有纠纷就让妃子来裁决,玩得不亦乐乎。爱玩“小市场”,自然荒废了“大国家”。当了两年皇帝兼城管后,都城建康被萧衍的军队团团围困,东昏侯也被部将杀死献降了。如此看来,玩物岂止丧志,还极易丧命。
不过,同样是玩物,有人却能立志。有位水电站的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痴迷写作,老婆认为写作没用,总是抱怨他。他只能偷偷写,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赚了稿费也不敢实说,只说是单位发的奖金,后来凭借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获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慈欣。软件工程师不仅玩代码,还玩文字,不但玩,还玩出了世界水平,实在让人折服。
有人说,看一个人一定要看他八小时以外在做什么,这话颇有些道理。八小时以外,有人醉心喝酒、打麻将,终致混成了酒鬼、赌徒;有人痴迷读书、写作、健身等,却无意中培养了一项或几项爱好。长期浸淫其中,爱好逐渐变成了技能。多掌握了一项技能,不但没有荒废主业,反而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促进了主业的发展,掌握多项技能的人,自然也历练成为妥妥的“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比比皆是,单是作家中就层出不穷:鲁迅先生酷爱美术,绘画具有一定的水平;张爱玲著作里的插图多出自己手,她的插画描人摹物,往往寥寥几笔,线条简洁而又传神;汪曾祺酷爱美食,不但爱吃,还吃出水平,吃出文化,看他笔下的美食,每每让人馋涎欲滴……
如此看来,玩物未必都丧志,一样能立志。很多玩物者恰恰是秉持玩的心态,没有太强的功利心,反而能玩出高度,玩出水平,玩出另一番天地。
若要玩物立志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选准所玩之物。诸如一名教师,若热衷提笼架鸟不免荒诞,若选择读书或运动就会很好地辅助主业。即使所读之书和所教学科无关,也极有可能会启发自己乃至学生。一个爱好运动的老师,不但自己会强身健体,还会影响学生成为终生运动者。
二要有高尚的情趣。玩物虽为打发业余时间,但需选择有些品位的来玩。比如我的一位朋友酷爱兰花,不但家里养各种兰花,还在单位开过兰花展,最近还要出一本与兰花有关的书。从爱兰花,到研究兰花,再到写兰花,真可谓“拈花惹草”到了一定的高度。
三要有斜杠力。玩物者如果缺乏“斜杠力”,就永远走不出所玩之物,被物所累,而具备斜杠力的人往往能跳出长期思维僵化的领域,不断拓展其它的领域,他们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往往还会有新的发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