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后青蓝(27.09):步步惊心结局改续

(2012-03-01 10:40:36)
标签:

娱乐

第二十七章(9 一寸还成千万缕

一路行来,尚不觉相思难禁。如今安居于此,才感相思竟可蚀骨。钱塘惊涛似雪,西湖春水如镜。唯一可解相思的,便是独对轩窗,临字作画。他写给我的字帖,已在一遍遍的翻阅中磨损了边际。当我试着把一路的山川风物铺陈于纸上,不由地在驻足最久处绘上了他的身影。在这样的画里,古道西风,寒山远村,他陪我一一走过;晨钟暮鼓,夜雨风荷,我们一起聆听。正是一年春好处,苏堤竹径之上,夕照烟雨之中,前来踏青赏春的名媛贵妇不绝如缕。她们行走在展不尽的画卷之中,却堪堪地略不入画,入画的是那些衣带翩然的汉家女儿。当我试着在纸上描摹如诗的江南,越发地感到身上的旗装在这玲珑雅舍中的突兀,便也学汉家女儿着起了飘逸的汉装。于是,画里的胤禛便也衣袂舒缓地临石观潮,松下焚香,在我的书案前提笔待落。他若看到这样的画,会是怎样的表情?每次画毕,一手支颐微笑着一遍遍地追想,往往在追忆里迷失了时间。然而,却总是怕想到归期。

这日午后,刚写过一篇字,忽见丫头引宝成进来,说是浙江总督李卫偕夫人来访,不禁大为诧异。我知道宝成每到一处州府,必然通过驿站向胤禛呈递文书,胤禛自也对我们的行踪了如指掌,但一路从未有官府人物出面。难道是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李卫及夫人都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礼数恭敬之外竟都颇风趣,这在诰命夫人里大约尤为罕见。入座奉茶,没数句话已让我几度莞尔,心情也放松下来。真要有什么不祥之事,李卫必不敢如此随性。说了些江南风俗人物,逸闻趣事,不知不觉竟然已半个多时辰。两人起身告辞,李卫恭敬地奉上一封书函,说是皇上命他转交于我,又问我可有书信给皇上。略一迟疑,我进书房随手拿了几张最近的画作,封好了递给李卫:“那就有劳李大人呈递给皇上。”一旁的李夫人先道:“太太这样一口一个李大人的,可要折煞他了!”我不禁笑道:“那就请又玠转呈皇上吧。”李夫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眼睛笑成了两弯新月。

送走了李卫夫妇,我打开书函,是两首诗:

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

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不知如何,这样的诗竟让我泪下。他也会允许自己有如许的哀愁么?江边茶楼里,一个人临窗品茗,茶芬芳的热气氤氲了眼前的风景。诗里的胤禛似乎和我记忆中有些不同了。那么多年以来,不论怎样绝望忧伤的时刻,他都是坚定冷静,似乎有能力掌握控制一切的。是的,那么多年了。从我来到这个时空,那么多年已倏忽逝去,时日已然无多,不仅是他,还有十三。

可若是归去,我又会带给他什么呢?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的宵衣旰食,勤政不辍。千里行来,我也亲眼目睹了他在国计民生上的兢兢业业,清楚地看到整个大清帝国正在他的手中经历着脱胎换骨的改变,一步步走向前所未有的安定繁荣。然而,他收获的,却是种种流言蜚语下的恶名。尤其是在江南,尤其是在浙江。茶馆酒肆间,闲谈者赞美叹息着八贤王的仪容与德行,八爷的死亡演绎成了无数个刀光剑影的版本。雍正四年,査嗣庭与作为年羹尧幕僚的汪景琪案件后,胤禛停止了浙江文士乡会试。经过李卫的疏导引领,如今虽已恢复,浙江士子却终不免耿耿在怀。这一切的一切,寻根溯源,都和我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

在江南的微雨天气里,用他用的瓷器式样,饮他饮的茶,写他写的字,日日夜夜,心心念念不过是这一个人【改自桐华原著】。两地相隔一般相思,我却怕想归去。李卫和夫人有时来品茶闲话,见我喜欢画上几笔,便邀了当地南宗山水的一位名士来略加指点,让我获益良多。这样的日子是宁静安然自由的,是不管现在还是三百年后的我都梦寐以求的,我真的应该再回到那风云诡谲的紫禁城中,给那步步惊心的历史再带去不可知的陷阱和变数么?两心若是有灵犀,又何必朝朝暮暮,这样心无旁鹜无任何打扰负担的相思相恋不也是另一种美好么?远远的似是灵隐寺的钟声隐隐传来,心如一泓静水,我忽然想到,是不是该把巧慧和孩子也接过来同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