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古代-藻类时代(约距今25-5.7亿年)

(2015-01-06 09:39:13)
标签:

股票

藻类

叠层石

元古宙

蓝绿藻

元古代-藻类时代(约距今25-5.7亿年) 
 元古宙已经有了能够自营光合作用、独立繁殖的蓝绿藻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大发展。在茫茫的海域中,除去单细胞的蓝绿藻外,还有漂浮于海面的藻丝,堆积在海底并形成馒头状的藻类叠层石;卵形的藻灰质结核也随波滚动在海底,所以,元古宙可说是(藻类时代)。
 元古宙地层在我国分布很广,含有大量的
 
藻类化石,积累成巨厚的岩层,是一种十分华丽的建筑材料。北京人民大会堂光彩夺目的石柱,南京长江大桥头堡照耀如镜的墙壁,都是用产自八亿年前的藻类组成的石灰岩镶砌而成的。元古宙早期的藻类,以群体与丝状的蓝绿藻为主,经常保存为巨大的锥状叠层石和简单、连续分枝的直柱叠层石。中期的藻类更为丰富,虽仍以丝状蓝绿藻为主,但藻丝的结构更为复杂,不仅有单列的,而且还出现了多列的,一般还是保存为各种形式的叠层石,如光滑的石柱状叠层石,分枝块柱状叠层石。晚期藻类的特色是红藻类大量繁盛,重要的有前管孔藻(Praesolenopra)、多管藻(Multisiphonia)、放射线藻(Actionphycus)等。这些藻类化石的钙化现象相当清晰,由致密、放射状排列的线体组成,结构复杂,对追溯红藻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晚期除红藻特别繁盛外,蓝绿藻仍然相当发育,它们的群体一般呈球形,两三个群体被一层共同衣鞘所包围。

 元古代无脊椎动物化石贫乏,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各省,已从若干地点的震旦纪末期岩层中,找到了丰富的保存完好的软舌螺和其它门类化石,这是对古生物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更多精彩,尽在中教联盟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