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钟山记》复习整理1

(2015-09-28 14:08:51)
标签:

石钟山记

复习要点1

教学

分类: 老衲撞钟

一、解词

1. 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2. 而长子迈将饶之德兴尉()

3. 于乱石间择一二之()()

4. 噌吰如钟鼓不()()

5. 山下皆石穴()()

6. 之噌吰者相()()

 

二、一词多义

焉:硿硿焉()

微波入焉()

如乐作焉()

而:空中而多窍()

徐而察之()

而大声发于水上()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三、通假字(不标识,自己找)

1. 至莫夜月明()()

2. 汝识之乎()()

 

四、古今异义(不标识,自己圈出后解释)

1. 空中而多窍()

2. 与风水相吞吐()

 

五、词类活用

1. 大石立千尺()()

2. 不知其浅深()()

 

六、特殊句式

1.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译:                                     

2.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

译:                                      

3.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译:                                      

4.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译:                                      

5. 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                                      

 

七、内容理解

1. 第二段表达方式以        为主,主要写了                         

2. 环境描写渲染了                        ,也突出了苏轼     精神的可贵。

3. 写出天干:                      地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