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城县道光二拾年月伍拾两匠成裕”方锭一枚

标签:
历史 |
分类: 黎川古迹 |
江西“新城县道光二拾年月伍拾两匠成裕”方锭一枚
道光年五十两的银锭存世稀少,此枚银质洁白,光泽温润,且保存极佳,属不可多得的珍品。道光二拾年,即公元1840年。这一年爆发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成裕为制作银两的工匠,制作银两的工匠需要官方颁发执照,专为官方销铸银两。
资料
银两指一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清又见有实,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虚银两则是一种记账货币,虽有一定含银量,但并无实物,如近代上海的“规元”,天津的“行元”,汉口的“洋例”等。虚银两只用于记帐,实际支付时则需折算成钱元。
兑换关系
银两也称纹银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大体上为“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新城县(今黎川县)的这块银锭折合市价,应该值80000-85000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