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十二景”的由来
标签:
旅游 |
分类: 黎川风光 |

——余锋
编者;在宏村人,代代相传余驸马曾编有宏村“十二景”,谁都能背上几句,但大部分人都说不全,也说的不一样。
春节期间,墙围家基金会委托“风雅黎川”搜集“宏村‘十二景’”的资料。我们有幸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黎川卷》中找到比较权威的版本。它弥补了“宏村‘十二景’”无人记录的空白。
传说的整理背后是文化记录与传承。感谢口述者刘福孙和整理者武一中,感谢黎川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黎川县民间故事编委会。
故事:公元1141年,黎川宏村出了个余驸马。余驸马本名余锋,家境贫寒,以种田为生。
有一年,皇后大病,久治不愈,寻遍天下名医,可太医们为一味药引而犯愁。这药引说来并不难得,就是我们平日里当菜吃的葫子。但皇后大病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哪里去寻这东西?因此,皇帝下令全国张贴皇榜,榜上写明:如有人能找到葫子向皇上进贡者,就封进宝状元,并招为驸马。
余锋见榜后日思夜想,要能找到葫子,荣华富贵不就都来了么?于是,他四处寻找,走遍宏村的山山水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葫子竟然出现在自家菜地的枯草丛中。他万分快活,撕下皇榜,进京上贡。
皇后的病治好以后,余锋真的成了进宝状元,并招了驸马。这一日,皇帝召见余驸马,见他驼背弯腰,相貌丑陋,又出身低下,便半感慨半嘲笑地说:“想不到穷乡僻壤出了你这个丑驸马。”
余驸马急忙回话:“万岁,我们家乡是个大地方。进水口一个老长的山洞,这次出来,我钻了七天七夜。你看,连背都钻驼了。”
皇帝又问:“你说你家乡是大地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余驸马回说:“万岁,让我数数我们宏村的‘十二景’,你就知道是个怎样大的地方了。”说着,就按宏村的实有地名,编出了“十二景”:
一出日头会仙峰,照见横村两江红。
潭头嘴上三宗寺,牙背塅上四古庵。
五里长桥好跑马,六高沅里好藏兵。
七星伴月高湖塅,八蛮桥下小罗山。
九曲弯弯黄岩水,十里河路透孔沅。
十一行宫把水口,十二太子坐龙潭。
皇帝听后,一个劲地点头,连说:“好地方,好地方!”并许下要去看看的愿望。
余驸马怕皇帝真的去看后,露了马脚,担当不起欺君之罪,连忙启奏:“皇上,我们家乡地方虽大,但道路难行,不通车马,还是莫去”。
讲
记
采录时间地点:1984-1986年采录于黎川县宏村镇
选自白庚胜、吴润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黎川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82-83页。文字略有修改
“梁栋之才近帝王”。自古以来,大凡饱读诗书,精通治国良策的贤才,没有不想施展抱负的。生于北宋末年,建树南宋之初的驸马都尉——余峰,就是这些非等闲之辈中的佼佼者。
梦幻伴生
余锋,字尧弼,又字待丰,号洪波,公元1124年出生,黎川县宏村镇人,是迄今知晓的一位黎川籍驸马。余锋的出生充满梦幻,颇具传奇。据《余氏宗谱》记载,余锋出生的当夜,其母彭氏夫人梦见一星如斗,流光坠室,感如有娠诞宿;其父梦一王者,策马入庭,谓曰:吾邑人危全讽(唐僖宗乾符年间抚州刺史,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奉帝命见汝家,屡世有德,敕吾助汝之力,言罢直入彭氏房中。父惊觉起,祖(指余锋)已生矣,乃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正月初三卯时。伴随父母离奇梦境降生的余锋,在优裕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家教调养下,成年后果然丰姿俊耸,相貌堂堂,骨健筋强,形如貔貅,双眼光射寒星,两眉浑如刷漆,话语轩昂,声豪气爽,心雄胆大,一派王者风范。
余锋生于书香门第,长在官宦之家。爷爷余邦光,北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李釜榜三甲进士,授襄阳推官。其父余去非,初任太和县尉,后因护驾有功升任秩御史、桂阳平阳二界巡把、汉阳镇守史,直至升迁兵马监制使、淮东抚斡忠训郎。其叔父余去病,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刘章榜登二甲进士,任京秩文学资官朝奉郎,后因上书弹劾奸臣秦桧,贬任衡州通判,最后以病告老返回宏村老家。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余锋从小就沉湎书斋,手不释卷,泛渡学海,熟读《春秋》,精晓《论语》,沉吟《离骚》,细品《史记》。他自幼偏爱军事,饱览兵书,谙达兵法,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颇有深研,故成年后特别是成为高宗皇帝的乘龙快婿后,终于如愿以偿,得以施展抱负,报效国家,在抗金卫边、平定寇乱方面屡有建树。他多才多艺,酷爱书法,练就一手好字,尤以隶书见长,文武百官由衷赞佩。
余锋虽学贯古今,才华横溢,又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由于其时的最高统治者一味主和、妥协,以至奸臣得势,主和派专权。“千思万虑终成妄”,他的许多好的奏疏、建议不但石沉大海,未被采纳,而且遭到奸臣的疏远和诽谤,致使官运不畅,官场失意,从佥书枢密的位置贬至常德府兵马监押茶矾。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7月,年仅54岁的余锋忧愤辞世。“宁恋家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的驸马爷逝世后,皇帝下诏谥赠襄毅侯,并准按余锋生前的遗愿,勅葬黎川四十七都大源锁口塘之阳。其妻惠安公主后余锋两年而逝,葬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城北壕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