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奇居——洲湖“船屋”

标签:
旅游 |
分类: 黎川古迹 |
江南奇居——洲湖“船屋”
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古村落,隐藏着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活动的巨大秘密和气势恢宏的船形古屋建筑群;这是一个原始生态的小山村,山青水秀,古木成群;当它的神秘面纱在世人面前逐步揭开的时候,便被批准为国家 3A级景区,它就是因“船屋”面世而闻名暇迩的黎川县华山场洲湖村。
村内现有山林面积5万多亩,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树种繁多,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如悬崖绝壁、八季水坛、彭嵊瀑布、馒头山、仙人脚、无底洞等,尤其是暖水天然温泉,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人文景观堪称一绝,不仅有黄氏宗祠、儒林郎第、千年驿道、红军标语、姑子庙、太平寺,更有远近闻名的船形古宅。
尽管船屋所在的村庄处于距黎川县城31公里的大山坳里,这里交通闭塞,山高路陡,古时只有一条叫红水的河可以通往外界。我还是来到了这曾经卧虎藏龙、养族生息之地采风。
2007年6月,考古人员在洲湖发现了座个大型的船形建筑。这座建筑远看如船,有船头、前舱、后舱、甲板,甚至有船篷之分,船头朝东南,青山在侧,依水而建,鸟瞰如巨船乘风破浪,甚为奇观。
更为蹊跷的是,这座古宅的房屋结构,非常复杂,有些是大房套小房,一进门,屋屋相通,许多暗房迷宫似的散布于楼上楼下,而且一律砖石为底,竹木编墙,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因为108间房可能是仿照梁山泊中108位好汉这样一个数字建造的,“水浒传”一直是民间帮会组织效法的范本,洪门也不例外。
洲湖“船屋”是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天地会)的圣地,其外形酷似一艘逆水行驶的巨轮,船头直指正北。船形古屋建筑群以“船屋”为中心,周围尚有中位厅、高位厅、大夫第、黄东溪公祠等数座古屋,像簇拥着航母的护卫舰、驱逐舰,与船屋一起形成一个清代古建筑群落。
古宅有108间房、36个天井、72个地漏,内部装饰精雕细琢,儒雅端庄。建筑结构科学合理,下水道系统百年畅通,室内天井开阔,厅堂宽敞明亮,门窗钩花烫金,梁椽处处浮雕。砖、石、木雕精美,工艺精湛、手法细腻。“二龙争鼎”壁画,是“洪门”活动的有力佐证,“舵窗”则是总帮的有力说明,国内仅见,十分珍贵。古屋壁檐以星斗装饰,漆彩艳丽,墙体隔温性能良好,是江南客家民居的典范。
洲湖“船屋”一经面世,就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争相报道。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为该村作了题为“古屋疑云”的专题报道,洲湖从此名声远扬。慕名前来访古寻幽、寻奇探秘、休闲赏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当地老人介绍,道光二十四年(1844),鸦片战争的炮声在东南沿海一带刚刚停息,这座“大夫第”豪宅却在这片山高林深之地点响了竣工的爆竹。这座豪宅的落成引起了非同的反响,以致当时的《黎川县志》都为它记上了一笔: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砖木结构、一进三厅、每厅三层,共108间。
古宅呈三角形,东窄西宽,宛如一条自西向东的船。院墙高6米多,磨砖对缝,浑然一体,在它的周围有数座古屋护卫环绕,形成一片颇为壮观的建筑组群。这种船形古建筑,在我国古建筑中还是第一次发现。
宅内有30多个天井,厅堂宽敞明亮,门窗钩花烫金,梁椽处处浮雕,连燕子巢都雕成形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砌墙的砖块均由田泥包裹小卵石特制,隔温良好,冬暖夏凉。砖墙用糯米饭掺和石灰垒砌,经多道工序粉刷,滑润无比。正房、偏房、横厅、书房、杂房、工房、厨房、膳房错落有致。风火砖墙间立其中,排水系统设计科学,一百多年水火无忧。
俯瞰整个村庄,船形巨宅逆水向东,周围数座古屋护卫驱逐,相当气派。
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它成功的利用风阻隔热原理,把连成一片的院落分割成了数个防火安全区。这座以砖木结构的大宅院,取暖、作饭,大量使用少不了柴木,这种极易发生火灾的混合体由于防火墙的使用,百年来一直平安无事。
特别是宅院的地下水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倾泻而出,150多年了居然从未发生过下水道堵塞现象。宅内所有天井,雨过即干,不留积水。据说这条下水道从地下直通到下面的河里,可古宅的地面与河水只有很小的落差。为什么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畅通无阻?村里的人说,在下水道建好后放进两只巨龟,它们在里面不停地清除着从古宅流下的污物。村里的很多小孩在河边玩耍时都曾看见过这两只大乌龟。
古宅庭院是村里夏季的最佳纳凉地点,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古宅内的温度最高也没有超过27度,和开着空调的房间差不多。因为古宅内无论是房间,还是庭院,建筑造型都是呈竖立的长方形状,有如烟囱的原理一样,这种结构加速了空气的流动。更奇怪的是,古宅房间内一年四季不见蚊虫,尽管紧紧围绕在古宅墙外的就是蚊虫肆虐的猪栏和水田。
据洪门研究者分析、查证,船形古宅的主人叫黄惠楼。黄惠楼很可能就是洪门的一名干将,相传,黄惠楼原来本是个家境一般的小商贩,从贩卖皮油起家。凭着精明勤劳,年轻的黄惠楼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名在黎川至光泽、福州、台湾一路有20多家当铺的巨商大贾。为了夸富乡里,同时也为了在家乡置办一份永久的祖业,黄惠楼请来风水先生,在这四面环山、形似女式兜肚的洲湖,以巨款购得“脐眼”这一风水宝地,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豪宅。
古宅的大门朝向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点关于主人的线索,那就是古宅的大门是朝东开的。古代建筑十分讲究风水,尤其是对门的朝向极为重视。主人若是经商,按后天八卦讲,商字属金,而南方属火,火克金,也就是说宅院大门如果开在南面,不利经商;而朝向是东方,也就是属土的方向,土生金,很吉利。由此可见,宅院主人极有可能是商贾。作为洪门的一员,其参加了1852年闽南小刀会和洪门起义。
(为《江西古村落画册》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