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病树、陈在康、陈在嘉

(2012-06-13 11:14:29)
标签:

文化

分类: 黎川人物

                      http://s1/middle/917bc4e5xc255ab05cfb0&690

                                          陈病树老师的照片

                      陈病树老师与乃师散原(居中坐者)在北京姚家胡同的留影,

                                     左二为“陈门三杰”的陈病树

       陈病树(1894--1966),别名祖壬,江西黎川中田人,系桐城派名家。1935年拜入诗人陈三立(散原)门下研讨古辞,以古文辞于时,为陈门三杰之一。上海文史馆馆员。

 

        陈病树丈[祖壬]居无庐图属题

        作者:钱钟书

      上岸牵船事已违,田园归计亦悠哉。
      月明乌鹊无依止,日夕牛羊欲下来。
      觅句生憎门莫闭,看山窃喜壁都开。
      他年流布丹青里,通老移家惹俗猜。

           http://s11/middle/917bc4e5xc255bb80458a&690

                陈病树成扇书法作品


   陈在康,男,193012月生,江西黎川中田人。中共党员。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部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为该专业我国首批研究生之一,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参加该专业的创建工作,1958年在湖南大学主持创办该专业,并一直为湖南大学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1979年威斯康辛大学留学,1981年回国。

  长期从事建筑通风空调与传传湿过程的动态分析方法的教学与研究。为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委员兼计算机应用学组组长,湖南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全国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气及通风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出版的主要专、译著有:《暖通计算机方法》、《暖通空调计算机应用》、《工业通风》、《周期性热作用下的传热》、《建筑物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中常用数学的计算机处理》等,主编出版的工具书有:《工业防尘手册.工厂通风除尘篇》。

关于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物性辨识方法的研究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关于通风气流数值解的研究成果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关于通风气流数值解的研究成果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关于车间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场预测方法的研究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编审委员会 顾问

 陈在嘉,女,1928年出生,江西黎川中田人。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助教、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副研究员、冠心病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研究50年,对冠心病有较深造诣,共发表论文245篇,其中67篇为第一作者,主编《临床冠心病学》、《冠心病》,曾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现任《中国循环杂志》主编,曾兼职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委员会委员,阜外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研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三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多项,曾四次评为北京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91

 

                                     http://s9/middle/917bc4e5xc255e11d5fb8&690

                                          陈在嘉

 

附:

 

“陈门三杰”之一的陈病树

再说陈病树。此人名祖壬,字君任,江西新城(今黎川)人,清咸丰朝兵部尚书陈孚恩之孙。生于1892年,卒年未详。曾师事桐城古文家马其昶,《桐城马先生年谱》即出自病树之手。

陈病树与义宁陈家渊源颇深:其外祖黄嗣东与陈三立既为故交,又为姻亲;病树后与袁思亮、李国松同为三立弟子,追随老人学习诗文,有“陈门三杰”之称;早在1930年代,病树与隆恪已有唱和之作。相比之下,病树与方恪的关系尤显特殊——二人既是诗友,又是词友(1930年同在上海加入“沤社”),还曾有过一段在汪伪考试院担任伪职的共同经历(据潘益民、潘蕤《陈方恪年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146页)。

陈病树堪称诗文名家,孙伯绳诗笺所涉人物,以此人名气最大,但也鲜见专文论及,较早的是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列有“陈病树”一则(《兼于阁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102页)。最近刊布的似为陈巨来的一篇遗作《记陈病树》(载《万象》2003年第7期)。陈声聪称此人“清狂自喜,少许可人”,陈巨来记其人“短小长髯”、“好吃,善骂座,心情乖张”,正可与孙伯绳、陈隆恪贺寿诗相印证。陈巨来文记其生日为“清壬辰十一月五日”(公历1892年12月23日),与隆恪《寿病树六十生日》正相一致。陈病树曾为陈曾寿删订《苍虬阁诗》,曾寿之子邦荣1949年12月23日日记有云:“上午上班,晚到南洋路陈病树老伯处贺生日,并带去面包两个。晚饭后归。”(见《味冷斋日记》,网上下载)此日值旧历己丑年十一月初四,与陈巨来所忆若合符节。陈病树六十寿诞,在旧历辛卯年十一月初五(公历1951年12月3日),孙伯绳祝嘏之诗成于壬辰(1952年)春,故陈隆恪诗题为“补寿病树之作”。

                       http://s9/middle/917bc4e5xc74a258d5c18&690

孙伯绳诗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