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数学《神奇的魔术师》

(2019-11-12 10:49:01)
分类: 教师公开课教案

小班数学《神奇的魔术师》

——执教者:林朦朦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2.    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同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箱子

活动过程:

()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提问:(1)我変出了什么?(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2、用同样方法,从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3、用同样方法,从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进行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宝宝,送给孩子们。

: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宝宝,看我变变变(拿出卡通图形宝宝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给每一个幼儿发下挂在脖子上,现在你们就是图形宝宝了,请你们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宝宝?

2、変出“图形妈妈”

(1):图形宝宝有了,现在我变出图形妈妈和你们做游戏好不好?(拿出图形标志贴在身上)

图形妈妈:我是三角形宝宝的妈妈,我的三角形宝宝你们在哪呢?(三角形宝宝跑到妈妈这)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图形妈妈”带幼儿找自己的家,介绍游戏规则。

“图形妈妈”:今天咱们一起玩一个“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帯幼儿找和自己形状相同的标志牌)

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贝找得又快又准。

4、进行游戏,游戏时可随意变换标志牌的位置,老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随时结束。

5、()结束

:今天和图形宝宝玩游戏玩的开心吗?让我们带上图形宝宝和教室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吧!

 

课后反思:《神奇的魔术师》

 

在小班的眼里,“魔术师”一直是非常神奇,无所不能的人物,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课堂,更好的稳定小班孩子的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一节与“魔术”相联系的数学课——《神奇的魔术师》。
 
在目标定位方面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认识三种基本图形,对于幼儿可以达到的。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小班的孩子们是喜欢这样的课堂,体验到了快乐。活动中,我通过了变魔术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中能让幼儿对于我魔术里所变的图形特别的好奇,好多幼儿会非常专注地看着,逐步养成了细心观察的。此外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也有所提高,能和幼儿语言进行互动,幼儿除了兴奋以外,也能学到本领。但其中的不足之处是,课堂中有些小朋友的回答非常的好,但我对幼儿的评价却非常的简单,感觉没有体现出评价的意义,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活动中值得我去努力的。最后一个环节“图形找家”是通过孩子们自主操作帮图形宝宝找家,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还在实践中复习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积极发现。活动材料的精心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游戏过后,我发现十五个小朋友按按形状找家,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对图形的家,就一个孩子对于图形的认知有点模糊不清,所以目标的设定基本能达到。        

最后活动结束时,其实幼儿还是意犹未尽,而且也会很有礼貌地和魔术师再见。但是活动后我也发现有个别幼儿只是看看,却没有和老师进行很多互动,与同伴的就更少了。所以在下次活动中,我将会更加关注个别幼儿的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