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智慧·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2016-07-08 15:34:04)
标签:

道德经

智慧

自化

无名之朴

无欲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无名之朴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通释]

 

    道总是不做又没有不做的,侯王如果能坚守道,万物将自己化育。化育如果产生欲望,我将用没有名声的朴镇住它。那没有名声的朴也将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清静,天下就会自己安定。

 

[解读与点评]

 

本章根据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属性,提出去除欲望,持道守朴的主张。

自化,自己化育。化,变化繁育。“天下将自定”有版本作“天地将自正” 。定,稳定,安定。欲,欲望。作,兴起,产生。镇,压。化而欲作,万物发展变化了,就又产生了欲望,这个时候需要“镇之以无名之朴”,用无名之朴压住欲望之火。朴是合于道的,像未经加工的原木那样纯粹的品质,是宇宙的本真,是原始的质朴,是清净无为素朴无华的境界。像道一样,“朴”亦无名,所以称之为“无名之朴”。“镇”突出了主观与外力的作用。“镇”当是“心使气”(第五十五章)的过程,会精元之气镇住欲望之火。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并非不为,实乃通过“为”而达到“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