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纯粹园第22期

(2013-08-18 17:11:32)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类的文章
原文地址:纯粹园第22期作者:纯诗诗刊

[转载]纯粹园第22期

纯粹园第22

本期作者:陈文礼,周园园,排名不分先后,按组稿顺序

本期选编:四二三http://blog.sina.com.cn/u/2037998117

本期评委:郑南川http://blog.sina.com.cn/u/1677336035

陈文礼诗歌三首

 

《雪夜》

 

  衔接是痛疼的抒情,内心的惊鸿,短暂

  如烟云。划过一行的世界

  光临我寒舍的雪花啊,期许几多洁白吧

 

  我张扬了手势,悄然而至的巨大的伤口

  蔓延。下一站,时间,

  躺在无人问津的小路上,中央泪痕滴滴

 

  梅花朵朵,梅花的孤傲倒挂

  洗净铅华,我的人生要我活得要如此有意义

  而光阴之重,光阴的绳索牵着灵魂

 

  绕过血液的身躯,我小心翼翼

  篝火两旁世俗的嘈杂,我转身进入天堂,

  地狱崎岖,转弯抹角的歌谣骤然瞬变

 

  充满了变数,我的天空形影不离

  垂直向下,一月的呢喃,复苏

 

  一盒牙膏是怎样也挤不出一条诗歌

  象形文字篆刻的石头上,北山的阳光

  一米以外

  抵达彼岸,抵达雪夜的白,覆盖

 点评:雪夜将是怎么样的情景?诗歌里讲出了一段情思。

这是一首十分优美的诗文,与其它诗歌不同,更多地运用了诗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思考。自然中的雪夜,静静地“我”怎样在白净,泪痕,血液和人生中行走,诗者让我们发现了一种理解的感动。很值得细品。

 

 

《举杯》

 

 举杯碰响,明月远去

 剩下花朵和雪。深情交谈

 还有什么比内心安静。星辰遥远,

 梦。坠落一地,飘散的记忆以作烟火

 

 请记住我的叮咛,黑夜的眼睛

 光明之外的钟声,在手指下弯曲过的干枯

  都隐隐悲痛

 隔夜的冬季,隔着一条心灵被捆绑的欺骗

 无心,有心,采摘的眼泪,离开天涯

 

 推开窗户,我捧着一朵姗姗而来的爱意

 沿路的火车停息了脚步。思想插上了一双翅膀,

 和青春道别,寒冷的世界,经过春天的响午

 

  时光推移,时光叠错的影子,不再一意孤行

  明淮河的歌声飘渺,青玉案,众里寻他

  她不在彼岸摆渡

点评:举杯送行,如同行路开始,用一举开文,讲述面对的人生。诗歌的层次上很清晰,文字也很精美,只是句子还不够精炼,如整个诗稿略加收短,或许很更突出主体。

《遥远》

  世界再远,也远不了一颗心灵

 

 太多的快乐敷衍,太多的灵魂爬满孤独

 信仰打滴,进入保质期

 

 二泉映月

 阴晴圆缺的故事坐在民国街道的长椅上

 饥寒交迫。火车开往遥远的小镇

 小镇上的雪花飘飘洒洒

 

 手指触摸水的冰点,触摸到一支骨头

 笛孔穿越的音符映透满园春色

 

 笔墨下,文字拭目以待。沙漏嘶哑,

 启示录上记着爱恨纠缠

 

 英雄归来,铺平的宣纸,少了一行酒杯

 画,自南向北,山青水浅,孤独隔岸相望

 

 目光投递,窗外的远方,溅起雪花

我绑架自己,西出阳光送故人

 遥远的马蹄是错误的一句的答案

点评:遥远的主题很精彩,心灵才是最近的。

诗的思考在“跳跃”中细腻地回答着“遥远”,文字运用十分美妙,很有诗人图文的灵性。只是感到叙述的“跨度”太大,略显不够集中。

 

 

 

个人简介:陈文礼,1989年出生,有诗歌,散文诗,发表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羊城晚报》《新诗大观》《佛山文艺》《当代教育》《中国诗歌》《贵州都市报》等等。曾获“包商银行杯”第三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比征文诗歌类优秀奖奖。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henwenlideshi

 

周园园诗歌三首:

《父亲》

 

秋天,从西伯利亚起步的气团
滚过松嫩平原

饱满的豆荚和未收割的玉米  

此时还停泊在地里  

像母亲和我那样等你

 

那些年父亲独自在外打工

为两个女儿赚学费

睡狗窝,喝酒,被太阳晒黑

也不打电话回家

我只是在咬着铅笔的时候偶尔想想父亲

 

父亲与母亲经常吵架

摔脸盆,砸碗筷,翻桌子

贫困压垮了父亲刚直的脊梁

在父亲生日的那天,他只留下了农药

 

梦里我看见父亲背着蓝天行走

起风时悄悄回到家里

和我们一起晾晒柜子里发霉的冬大衣

 点评::一首悲切,让人深思的诗。父亲该是什么,一个贫困家庭的父亲又该如何?诗歌用通俗,真实地故事写出了父亲,也写出了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以“我”落笔,以我所见,父亲的“脊梁”在我心中升发,诗歌的思想性更大于诗体本身,很有教育意义,也是诗歌的使命所在。

 

《与母亲打电话》

 

我考上大学那年

户口和我一起上了大学

家里剩下母亲一个人的口粮田

和比口粮田小一些的园子

我打电话回家的时候

母亲正一脚一脚的比量着

这块种上白菜,那块种上土豆

几天后我再打电话回家

母亲坐在园子里凸起的红砖上叹息

白菜苗被耗子啃得只有梗子

 

我想过在农村找个对象

我在外读书,他在家帮母亲

耕地除草,秋收冬藏

替我守候屋檐下的那株葡萄藤

在望不到边的黑土地上

等我回来,一起放养一群山羊和白鹅

每次打电话回家,我就想说

又怕被母亲狠狠地骂一顿

白天鹅不可能再变成丑小鸭

点评:用这样的语言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诗歌,让我直接走到了她的身边。诗者的思考是深化的,对生活的观察是敏捷的,写出的诗充满着生活和人情,读着会带走我眼角的一滴泪。纯朴,爱,家庭和上大学,啊,一个农村孩子面临着多少内心的缠绵和复杂。他写出来了,一首很“自然主义”的诗。

 

《陈年旧事》

 

四五十年前,村西头是一个公社

队长是爸爸的爷爷

白天,男人们去集体土地上干活

土地还不是自己的命根子

公分才是

有一些女人为了冬天能给孩子添一件棉衣

就像男人一样出去扛活

很多年后还被人叫着大马力

有一些女人留在家养孩子做饭

孩子在长高女人在变矮

 

原来是生产队养猪的地方

现在是一座已经荒废的小学校

母亲把孩子们养大后

孩子又把自己的孩子养大

年迈的母亲们偶尔聚在一起

就唠唠孩子比猪还好养的陈年旧事

点评::这个近乎于九零后的女孩,用几段文字就勾画出了一段远离自己很久的“历史”。简单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村子的命运,重要的是写出了历史的人文。

这是一首非常耐人寻味的诗,对老年,青年人来说,都是思考。是诗歌的一份呐喊,如同诗歌在感染着我们的心,留给我们一个诗的记忆。

  

个人简介:周园园女,1989年出生,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有诗歌发表在《诗选刊》、《中国诗歌》、《山东文学》、《山花》等刊。作品入选《2012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2年中国诗歌精选》。受邀参加“《中国诗歌》2012新发现诗歌夏令营”,获得人民文学与作家网主办的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比赛诗歌三等奖。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03793577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