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青春
文/陈文礼
他的手有些颤抖,说话的声音也很吃力。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旁边摆着几本书。我顺便的翻了其中的一本看到了封底关于他的有关简介。
我和他握了握手,叫了一声老师,我这是第一次偶遇他。
他问是从那里赶来的,我回答道从朝阳区赶来特意来拜访,想买你的一本书回去阅读。
我看了几分钟的书,便和他聊了起来。
我说,文学是不是你的信仰。
文学不是我的信仰,我的信仰是自由。自由是神圣的,不受任何保佑的自由,否则就像囚禁一个人的思想一样。他回答到。
他说得很在理,我点了点头。
路边时不时的有人经过,他招着手,来看看我的书。
路人只是随便的瞟了一眼,便远了去。
你不用招手。要是有人看,自然会有人注视的。我说道。
我的眼睛始终盯着着他的一本书,我被他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与坚强感动了我。
他手机突然想了,手慢慢的拨开手机,说话的声音也模糊不清。我没有明白在说些什么。
一分钟以后。
是我的一个读者来看我,他说到。
我一边看书,一边继续与他聊天。
作者出一本书不容易。曾经一个外地来的小女生到我的书摊前很认真的翻阅其中的一本书,我例行公事的和她砍价。最后以二十二元的价格卖给了那个小女生,当她把身上的钱一共加起来才二十二元的时候,我可以看出她对我这本书志在必得的心理和对书的热爱。我当时是留下眼泪的。他说到。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否能感觉到他说话的分量有些在加重。我当然是不能所理解当时的情景。
那是在三年以前的事情了。他又说到。
这时,他那位读者已经到了他今天卖书的地点。
这两本书,我买下了,没有问题吧。我说到。
五十元卖给你。他说。
还是原价吧,我这个人对买书是不爱砍价的。我说。
我再送你一本书,我一个文友写的。他说。
我当时很乐得高兴,毕竟书是我的心爱之物。我绝不会拒绝的。
出于某些原因,我说三本书按原价出售吧。其实我很尊重他的意图的,我给了他一百元整。因为大家都不容易。
得到一本心爱的东西,心理当然是很高兴,爱不释手的感觉。当我看见他,觉得自己很惭愧。
文学是精神的灵魂,唯有文学人才能让人更好的生活下去,否则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他又说到。
他因先天性脑神经挫伤导致肢体残疾,国家二级重残。手和脚行动极不不方便。1990年立志从文。做过家庭教师、文字校对、旁听生商店老板编辑、卖者、写者等,独自到山东、山西、上海、江苏、四川、桂林、海南、西藏、云南等地游历,2004年在北大校园成立“快乐者”工作室,自行写书、编书、出书、卖书七年签售两万余册,顽强的生命力量和卓特的文学品格感动无数读者。先后出版了自己书籍作品十三部。
热爱生活,热爱文字,践行理想,自立自强。他就是一直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卖了八年书的庄酷老师。一个北大边缘作家,被誉位未名湖的灵魂。他不悔的青春坚强的在这条路上继续的自由行走着。
“在社会的底层,他热爱平凡生活,就像一只被剪断了双翅膀的鹰。他依然热爱着飞翔,他的灵魂因此注定明朗而高贵,正如那夏日里火烈的太阳,它的金黄灿烂。”
2012年9月15日北京朝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