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零敲碎打 |
刚跟连爸交往那会儿,见过他的朋友都说他可真是非典型法国人当时。我认识的法国人用一个手都数不上一半,所以无从判断。如今来法国也3年了马上,隐约间也看出点端倪,不想以偏概全,以下描述的其实真的挺有代表性的,因为类似这样的事情见过好多次,虽然不都是发生在我的身上。(同时也确定了连爸确实“很不法国”!)
语言中心的老师上周跟我联系,说有一个居住在图尔旁边城市的法国人想上一对一的中文课。大概的要求是每周一次课,每次课3-4个小时,具体谁去谁的城市、还有上课日期按照惯例留着我们之间讨论。
我上网看了一下那人居住的城市,虽说就在旁边,但也得在高速上风驰电掣45分钟。我计算了一下成本,来回的路程时间就要近两个小时,上课一个半小时,如果孩子在身边、孩子爸指望不上的话我就得花钱请人看孩子,再搭上油钱,我上的中文课那不就是义务劳动了?
所以我跟组课的老师说我不想上了,太费劲的调整我麻烦不起。
老师说还是商量一下吧,那个人10月份要去中国工作,希望在出发之前加强一下,一切细节都是可以商量的。
于是在她的劝说下我联系了这个学生,电话里的他听上去礼貌并善解人意,我跟他讲了一下我的情况,说明了花钱雇人看两个孩子近四个小时保证我上一个半小时的课成本太高,我希望跟他交代清楚前提,如果希望上课他可以到我家来,一个半小时的课我可以设法解决看孩子的问题,我确实是不可能到他的城市去;如果他觉得行我们就研究课的细节,如果觉得不行我也能理解,我祝他找到别的老师。
小伙子在电话里一口一个:”我理解我理解。。。。“,他22岁的年纪,没有什么家累负担,所以他说他来我家上课没问题。
确定了第一课的日期和时间,我觉得相安无事了。
第二天组课老师M打电话给我劈头盖脸一句话:”你们昨天怎么谈的?那个学生的爸爸找到我好一顿投诉,在电话里大喊!“
搞的我摸不着头脑。。。我糊涂的回应:”他爸爸?我跟他谈的呀,怎么他爸爸打电话?“
老师说:”他爸爸在电话里几乎是狂吼一样的说:你们的老师不负责任,为什么让我们去她那里,你们的学校要付交通费的,还要再赠送两个小时的课!“
我听明白了,解释到:”我跟他说的非常清楚我的情况,并给他选择,我并没有逼着他来上我的课,他电话里一再强调他是单身,没有孩子,他很理解,没有问题。这都是他自己说的;我看情况符合才继续约课的,怎么现在他的爸爸来投诉我?再说有什么情况他自己不会说吗?大家不都是成年人吗。“
真是火大,我心想难道法国人也爱搞心口不一的这一套吗!?
M说:总之他是不同意每次都要开车这么远的上课,你是否可以安排一下呢?接下来又讲了她的好多无奈和为难。。。
顶着日头跟她电话掰扯了恨不得20分钟,最后我说:这样吧,我能做的是每次1.5小时的课我给他上2个小时,我义务劳动半个小时可以了吧?我的底线是我不会从我家多走半步的。如果他还是不同意,我也不可能做更多了。
组课老师对我感激不尽,然后确定了一切还按照原先的安排,除了每次课延长半个小时。
其实给成年人上1个半小时和2个小时对我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遇到话题投机、气氛融洽的时候2个小时恨不得都不够用,所以我真的不在乎多讲半个小时,只是隐约间觉得一个22岁的大男人还得他爸爸打电话去沟通他完全已经沟通完的问题,算不算是没断奶?够虚伪够没用的了!
------------
上课的时间到了,他如期而至,把车子停好后对我说:我是开着公司的车来的,这样我就不用付油钱了。
沟通的时候丝毫没跟我提起他爸爸的投诉还有他根本不愿意开车到我这里来的不满,满脸堆笑的对我,只是反复强调了他每次一定要上满2个小时。
课上到一半,他自己说不确定是否可以上满整个56个小时,因为时间真的很紧张。
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他又继续的问了好多的问题,一直拖出半个小时候才走出大门。
关上门之后我回了下神总结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整套动作:他和他的爸爸鸡头白脸的问学校要了两个小时的余外课程,还用交通费做噱头跟我们讨要更多的条件,在我答应了每次多教半个小时后安心的笑纳,但实际情况是公司提供交通费用,他不需要费一分一毫,他也根本上不了那么多的课时,因为他又是上班又是上课根本兼顾不了,费尽心思的要了自己根本不会用的资源,还一副理所应当、无理搅三分的嘴脸,让整个学校的人都觉得这父子俩很过分。
我跟学校的老师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她也有同感,并扔出一句结论:”法国人呀,真的是悲哀。“
我回应:”我有些糊涂了,我本以为法国人是很直接的,有什么都拿到桌面上说的,这个年轻人不嫌费劲吗?这么心口不一,还搭了个‘他爹地’在旁边,用得着吗?“
M老师出生法国,但是父母都是英国人,她继续激动的说:”法国人才不直接呢,相信我,他们相比北欧人的涵养差的太远了,跟英国人也没法比,他们算不算是这些发达国家里最差素质的一群?爱贪小便宜,不为别人着想,朝令夕改还无理搅三分,在电话里说话这么的无理就是为了得到些免费的东西。。。根本不想着是否已经和别人已经有承诺了。真的很悲哀。“
估计这样的事发生在早几年的我身上我就能当面的跟他吵起来,我就能当众的得理不饶人,我就能明枪明剑的当面跟他据理力争。。。。
可我不是当年的我了,我好像明白了,好多东西是不用争不用吵的,这个年轻人和他的爸爸绞尽脑汁的巧取豪夺大家都心照不宣,我根本没觉得我多给了什么,说白了,在基本的成本可以保证的情况下,能在异国他乡跟本地人分享自己的母语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多出的半个小时遇到合适的人我都会给的,用得着两面”搓包“的要东西吗?这和撒谎骗东西有什么区别呢?
总有些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一些事:有些事情貌似占便宜了,其实如今占了多少今后就会补回多少,哪有什么空中的馅饼、免费的午餐呀?这个孩子真傻!他爸爸更是误导了一个”成年娃娃“。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国人,爱抱怨,不关心他人的付出,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极端的自我和自私,爱贪小便宜,他们也许很有钱,但是
人需要的其实就是那么多,要那么多自己不需要的到底做什么呢?
这些人看不透是吧?!
语言中心的老师上周跟我联系,说有一个居住在图尔旁边城市的法国人想上一对一的中文课。大概的要求是每周一次课,每次课3-4个小时,具体谁去谁的城市、还有上课日期按照惯例留着我们之间讨论。
我上网看了一下那人居住的城市,虽说就在旁边,但也得在高速上风驰电掣45分钟。我计算了一下成本,来回的路程时间就要近两个小时,上课一个半小时,如果孩子在身边、孩子爸指望不上的话我就得花钱请人看孩子,再搭上油钱,我上的中文课那不就是义务劳动了?
所以我跟组课的老师说我不想上了,太费劲的调整我麻烦不起。
老师说还是商量一下吧,那个人10月份要去中国工作,希望在出发之前加强一下,一切细节都是可以商量的。
于是在她的劝说下我联系了这个学生,电话里的他听上去礼貌并善解人意,我跟他讲了一下我的情况,说明了花钱雇人看两个孩子近四个小时保证我上一个半小时的课成本太高,我希望跟他交代清楚前提,如果希望上课他可以到我家来,一个半小时的课我可以设法解决看孩子的问题,我确实是不可能到他的城市去;如果他觉得行我们就研究课的细节,如果觉得不行我也能理解,我祝他找到别的老师。
小伙子在电话里一口一个:”我理解我理解。。。。“,他22岁的年纪,没有什么家累负担,所以他说他来我家上课没问题。
确定了第一课的日期和时间,我觉得相安无事了。
第二天组课老师M打电话给我劈头盖脸一句话:”你们昨天怎么谈的?那个学生的爸爸找到我好一顿投诉,在电话里大喊!“
搞的我摸不着头脑。。。我糊涂的回应:”他爸爸?我跟他谈的呀,怎么他爸爸打电话?“
老师说:”他爸爸在电话里几乎是狂吼一样的说:你们的老师不负责任,为什么让我们去她那里,你们的学校要付交通费的,还要再赠送两个小时的课!“
我听明白了,解释到:”我跟他说的非常清楚我的情况,并给他选择,我并没有逼着他来上我的课,他电话里一再强调他是单身,没有孩子,他很理解,没有问题。这都是他自己说的;我看情况符合才继续约课的,怎么现在他的爸爸来投诉我?再说有什么情况他自己不会说吗?大家不都是成年人吗。“
真是火大,我心想难道法国人也爱搞心口不一的这一套吗!?
M说:总之他是不同意每次都要开车这么远的上课,你是否可以安排一下呢?接下来又讲了她的好多无奈和为难。。。
顶着日头跟她电话掰扯了恨不得20分钟,最后我说:这样吧,我能做的是每次1.5小时的课我给他上2个小时,我义务劳动半个小时可以了吧?我的底线是我不会从我家多走半步的。如果他还是不同意,我也不可能做更多了。
组课老师对我感激不尽,然后确定了一切还按照原先的安排,除了每次课延长半个小时。
其实给成年人上1个半小时和2个小时对我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遇到话题投机、气氛融洽的时候2个小时恨不得都不够用,所以我真的不在乎多讲半个小时,只是隐约间觉得一个22岁的大男人还得他爸爸打电话去沟通他完全已经沟通完的问题,算不算是没断奶?够虚伪够没用的了!
------------
上课的时间到了,他如期而至,把车子停好后对我说:我是开着公司的车来的,这样我就不用付油钱了。
沟通的时候丝毫没跟我提起他爸爸的投诉还有他根本不愿意开车到我这里来的不满,满脸堆笑的对我,只是反复强调了他每次一定要上满2个小时。
课上到一半,他自己说不确定是否可以上满整个56个小时,因为时间真的很紧张。
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他又继续的问了好多的问题,一直拖出半个小时候才走出大门。
关上门之后我回了下神总结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整套动作:他和他的爸爸鸡头白脸的问学校要了两个小时的余外课程,还用交通费做噱头跟我们讨要更多的条件,在我答应了每次多教半个小时后安心的笑纳,但实际情况是公司提供交通费用,他不需要费一分一毫,他也根本上不了那么多的课时,因为他又是上班又是上课根本兼顾不了,费尽心思的要了自己根本不会用的资源,还一副理所应当、无理搅三分的嘴脸,让整个学校的人都觉得这父子俩很过分。
我跟学校的老师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她也有同感,并扔出一句结论:”法国人呀,真的是悲哀。“
我回应:”我有些糊涂了,我本以为法国人是很直接的,有什么都拿到桌面上说的,这个年轻人不嫌费劲吗?这么心口不一,还搭了个‘他爹地’在旁边,用得着吗?“
M老师出生法国,但是父母都是英国人,她继续激动的说:”法国人才不直接呢,相信我,他们相比北欧人的涵养差的太远了,跟英国人也没法比,他们算不算是这些发达国家里最差素质的一群?爱贪小便宜,不为别人着想,朝令夕改还无理搅三分,在电话里说话这么的无理就是为了得到些免费的东西。。。根本不想着是否已经和别人已经有承诺了。真的很悲哀。“
估计这样的事发生在早几年的我身上我就能当面的跟他吵起来,我就能当众的得理不饶人,我就能明枪明剑的当面跟他据理力争。。。。
可我不是当年的我了,我好像明白了,好多东西是不用争不用吵的,这个年轻人和他的爸爸绞尽脑汁的巧取豪夺大家都心照不宣,我根本没觉得我多给了什么,说白了,在基本的成本可以保证的情况下,能在异国他乡跟本地人分享自己的母语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多出的半个小时遇到合适的人我都会给的,用得着两面”搓包“的要东西吗?这和撒谎骗东西有什么区别呢?
总有些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一些事:有些事情貌似占便宜了,其实如今占了多少今后就会补回多少,哪有什么空中的馅饼、免费的午餐呀?这个孩子真傻!他爸爸更是误导了一个”成年娃娃“。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国人,爱抱怨,不关心他人的付出,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极端的自我和自私,爱贪小便宜,他们也许很有钱,但是
人需要的其实就是那么多,要那么多自己不需要的到底做什么呢?
这些人看不透是吧?!
前一篇:顺六妈需要什么样的假期
后一篇:新妈妈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