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突破口在于:智能制造+文化先行
(2016-10-20 21:09:23)
标签:
产业陈旭钦服装宁波财经 |
分类: 产业透析 |
中国男装高峰论坛在宁波“论剑”
服装产业突破口在于:智能制造+文化先行
记者 陈旭钦
目前,世界时尚产业由“铁三角”组成,即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法国为全世界提供了设计灵感和流行趋势,意大利把流行趋势放大在成衣制造上,美国则创造了市场和消费。那么,中国创造了什么?创造了最大的成衣制造业。中国未来在世界时尚产业最有可能把“铁三角”变成“四边形”格局。
但是,这个机会我们能不能抓住?就要看包括宁波在内的国内众多服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升级转型,以文化和创新为载体,以现代科技为手段,突破口在于智能制造+文化先行……
昨天下午(10月20日),在宁波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男装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当今男装企业和品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服装产业的宏观经济走势,对宁波服装企业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服装行业肩负“三品”使命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表示,当前服装行业肩负的使命感,能积极推进“三品战略”建设,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比如,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包括品牌,从设计图案、剪裁要让消费者喜欢,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男装、女装设计表面看非常舒服,但腋下这个位置抬起来就很难受。因此不仅仅要考虑面料,在设计舒适型方面希望厂家做一些探索。还要跟国际大品牌对标,看看差距在哪里?如果你的企业标准能够达到跟国际一流水平这是最佳的。就是用高端的标准、最严的标准,把最高端的品牌推向国内、国际市场。
智能制造为服装业如虎添翼
“现在服装产业面临进一步发展主要动因有:消费结构的转型,也就是个性化、时尚化、多印花、网络化;制造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商业模式的转型;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智能时代的时尚科技要求。”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闻力生教授认为,今后服装行业的制造模式,将向精益制造、敏捷制造、网络制造、虚拟制造、计算机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方向依次递进转变。
他建议,把过去刚性制造模式改为柔性制造模式。因为现在的订单碎片达到五分之一。过去传统的捆扎式刚性流水作业,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形势,必然要以柔性单一的流水作业来替代。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正在延伸,延伸以后就要智能制造。怎样延伸呢?现在所用的设备包括软件都必须智能化,做到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调度、智能执行,真正实现智能制造。
服装企业如何进行智能制造呢?闻力生教授还建议,抓“四个延伸”,即抓企业信息化的延伸;网络化的延伸;自动化的延伸;定制化的延伸。“四个延伸”的结果必然带来智能制造。
中国服装论坛执行主席王军认为,“做最智能的公司,旁边一定有最尊重手工艺的价值点,智能制造未来用机器做服装比人做得不差。而服装企业,在某方面必须拥有特长,要有可以传承的价值、能力、技术和服务。”
文化先行让顾客认同价值目标
“今天消费者所主导的时代商业模式,已变成了消费者需求拉动后台供应链、制造、生产和所有环节。但很多企业并没有把消费者放在整个制造供应链的前端。”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大筠说,“所以你的管理体系必须变成‘拉’的体系,你必须变。这不仅是品牌和商业模式发生改变,还有市场定位。现在卖的是价值观和价值主张、理念。”
北京依文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挺认为,品牌是生活态度、价值主张,因而提出“三有主张”,希望员工和顾客都能工作得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做人有情有义,目前贯穿到所有销售和顾客互动环节中。
“我们与10家大互联网公司形成业务相互导流,包括京东、滴滴打车、佳能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的VIP客户和我们的VIP客户相互导流。”张挺透露,依文企业每逢情人节专门向VIP客户送花、领带和巧克力,每年与130多万顾客有父亲节的互动,还投资拍摄了影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大家觉得很有意思,正是因为文化先行,对价值目标的认同,让依文建立了更广泛的高端顾客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