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宁波,何时以“港”游名扬天下?

标签:
港城宁波何时以“港”旅游 |
分类: 港城风采 |
港城宁波,何时以“港”游名扬天下?
宁波,向海而生,倚港而兴,流淌着蓝色的血液。
早在7000年前,宁波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开始面向东海的征程。从唐开始直至近代,宁波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埠之一。
当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身处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宁波又被推到了时代的最前沿。乘着浩荡的东风,宁波豪迈地宣言——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然而,宁波虽为滨海港口城市,但若要想一览大海、大港雄姿,还得破费周折。春节期间,就有3位成都游客从天一广场乘公交车到北仑,想去看看大港和大海。但到北仑后问了几位司机师傅怎么走?到哪里观赏大港位置最佳?他们都没有得到明确答案,也进入不了北仑港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参观,最终只好扫兴而归。
“港口作为宁波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发展港口旅游,可推进港口功能多元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宁波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昨天,宁波市北仑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宣吉尔向晚报记者独家披露,北仑区正在调研和规划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港口旅游项目——“东方大港”景区。
据悉,项目选址在北仑港集装箱第四、第五期码头东侧的白峰镇穿山半岛海岸线及山坡上。根据初步规划,临港依山而建一个海拔100米的码头观光平台和一个海拔300米左右的观海、瞭望港湾的海景平台和一个游轮码头。届时,将为来宁波旅游的中外游客提供一处“亲海”的场所,让港城宁波以“港”游名扬天下。
港口旅游与城市形象相得益彰
最近在一项游客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调查中,宁波是“港口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的形象认知率达到
“世界上发达的港口城市,往往是著名旅游胜地。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美国旧金山、新加坡、香港、日本大阪等,这些港口城市不仅经济发达,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其支柱产业。”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巡视员陈国强说,“港口旅游与城市形象相得益彰,成为一座城市的品牌而声名远播。”
我市建设目标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里的“现代化”针对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完备程度和水平而言,“国际”针对一个城市在国际或一定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而言。宁波要在中国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影响力和话语权,就得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事实上,宁波港在国际上地位与日俱增。去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3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前五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7万标准箱,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前六位。
而凭借得天独厚的深水大港资源,拓展现代港口功能,形成以“文化为魂、海洋为魄、山水为形、时尚为媒”的宁波旅游发展模式,统领“蓝色宁波”、“休闲宁波”、“水韵宁波”、“财智宁波”等旅游产品,并深度包装组合,通过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塑造“东方商埠、时尚水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把宁波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港口旅游胜地指日可待,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陈刚这样认为。
游客将一睹“东方大港”真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定位一个城市的明天,需要有国际化的高度和视野。海洋是宁波发展的最大空间,港口是宁波发展的战略性、龙头性资源。面向海洋做大做强,打造“东方大港”景区也是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载体之一。
据规划“东方大港”景区的投资方、宁波市北仑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宣吉尔介绍,目前景区概念规划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和申报。项目选址地在白峰镇穿山半岛,北面朝大海,西北远眺大榭岛,南侧紧邻山体,山顶为视野广阔的风力发电场观景平台,再往南紧邻梅山保税港区的游艇基地。从宁波市区经北仑疏港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内可直达。
根据规划,景区空间结构为“一轴(生态长廊)、两基地、五驿站”,细分为“一览风云”、“烽火记忆”、“蝶恋花谷”、“花香云顶”、“伽蓝音画”、“乡村蜜蜜”、“青森浪漫”等景观,旅游产品体系为工业港口观光+海上观光之旅+滨海休闲度假+海鲜美食+邮轮母港的全天候模式。规划定位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港口旅游的新标杆、浙江海洋旅游示范地、宁波港城新名片。
并与周边的普陀山、东钱湖、天一阁、洋沙山、九峰山、海港乐园、天童寺、阿育王寺等景区串联成多条主题游览线路。完善宁波港口旅游产品功能,向中端旅游市场递进,进而培育、形成高端旅游市场,加强区域合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形成中心城区与码头一体化发展的港口旅游。近期重点发展港口历史文化游、港口工业和现代化港口景观游;中远期发展发展邮轮旅游,吸引意大利籍“哥诗达”、美国籍“加勒比”、法国籍“钻石”、日本籍““寰球”等国际邮轮驻泊港,成为宁波旅游经济发展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