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看均胜如何“撑杆跳”?

(2012-05-25 11:57:10)
标签:

中国

汽车电子

第一股

宁波均胜

“撑杆跳”

杂谈

分类: 产业透析

且看均胜如何“撑杆跳”?

记者 陈旭钦

    5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宁波均胜投资集团调研时称赞他们依靠自主创新,进入汽车电子高端领域,成功进行跨国并购,是宁波3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佼佼者。并寄语他们:要始终志存高远,敢于争创一流,在创业创新中把实业做得更大更实。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王辉忠指出,成长型企业是宁波发展的基石,要强化扶持措施,聚集各方资源,全力推动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做优,培育更多的百强企业、百亿企业、百年企业。

  “在当前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靠什么赢得市场宝贵资源?关键要依靠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开发潜在市场需求,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做精做强,实现‘撑杆跳’式发展。”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均胜的个案,对其他同行企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有一定借鉴意义。且看均胜如何“撑杆跳”?

   昨天,郭志明又出国了,目的地是法国巴黎。

  他要去参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浙江(欧洲)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要做世界顶级的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商,就必须广揽国际化的专业人才。”作为宁波均胜投资集团副总裁,郭志明很清楚当今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程度,“我们企业起步虽较晚,但在路径选择方面,与其他同行企业不一样,一口气都不能松!” 

   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的均胜投资集团,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研发。短短7年时间,年产值从当初的0.2亿元,去年突破至58.8亿元。这,“爆发式”的发展速度,让业界惊诧!

   去年6月,均胜集团又上演了一幕“蛇吞象”壮举——并购全球“汽车电子巨头”、有90多年历史的德国普瑞公司。这,不但打破了国外巨头在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壁垒,而且成为宁波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

    如今,均胜集团又提出新目标——做大、做强、做久、做优企业,3年内,年产值向百亿元跨越,力争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佼佼者。这,更令同行刮目相看……

   那么,均胜集团“撑杆跳”式发展的支点在哪里?本报记者对此作了一番采访剖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选对行业,依靠自主创新;国际并购,收囊尖端技术;借壳上市,实现跨越发展。

  

        选对行业,果断转型升级赢发展空间

 

  宁波是我国汽配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拥有各类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3000多家,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341家,实现产值402.16亿元,特别是上海大众汽车、吉利汽车生产基地相继落户宁波后,这个产业的发展动力更为强劲。

  “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虽然在国内处于中上水平,但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仍处在国际较低水平,产品附加值较低。”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干文萍如是告诉记者,“尤其是汽车电子产业,更是宁波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短板’”。

  均胜集团在创业初期,与同行相似,以生产汽车风窗洗涤系统、发动机进气管等零部件产品为主,产品虽然处于国内细分市场第一,但利润率并不高。

  “产品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生存环境压力也大。均胜如何在宁波3000多家汽配企业中脱颖而出?我们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要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增加产品附加值。如何增加,选择好突破点是关键。”郭志明说。

  均胜集团将目光盯向了汽车电子产业。“这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预计五年后市场‘蛋糕’可达到近3000亿美元。”郭志明告诉记者,确定好专攻方向后,均胜集团依靠自主创新,与整车厂同步研发,把业务重点逐渐转移到研发、生产空调控制系统、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为此,均胜集团对原有的生产流水线进行了改造,比如将原本12人制的汽车洗涤泵人工流水线,通过自主创新,改造成2人制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投入成本只有300万元,生产效率却提高了近2倍。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均胜把目光瞄准了汽车电子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积累,对产品进行转型升级,并与国外一级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合作,进入国际整车配套体系,无疑是“选对行”。

 

       国际并购,用尖端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

 

  尽管转型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均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均胜人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高技术含量的汽车电子产品技术,还牢牢掌控在一些国际巨头手里,若不取得这些技术,均胜的发展就很难说有核心竞争力。

  为此,均胜积极迈出了国际并购的步伐,以此作为获得行业内国际尖端技术的途径。

  去年6月28日,均胜集团与德国普瑞在柏林签订并购协议,金额超过10亿人民币,在国际汽车业界引起很大轰动。成立于1919年的普瑞公司作为一家闻名全球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汽车电子行业发明专利排行榜上,该公司一直位居前列,并拥有宝马高端车型中的iDrive和奥迪MMI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

  “我们并购普瑞公司,不仅仅是购现有的国际高端技术,一步跨越到汽车电子产业链前端;也是在购未来,希望能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500强’战略合作伙伴。”郭志明告诉记者,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未来两年,均胜将实现对普瑞公司的100%控股和深度协同合作。同时,普瑞与均胜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和研发车载空调控制器系统、驾驶控制器系统、多功能方向盘开关等一系列汽车电子产品。

  此次并购,使均胜在产品研发技术、营运水平、欧美销售渠道等方面获得快速提升,并顺利切入汽车电子前装(汽车出厂前安装在整车上的电子产品)产业链市场,改变了中国市场汽车电子领域国外零部件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郭志明说,收购德国普瑞,让均胜找到了一条跨越技术门槛的捷径。

  据了解,均胜集团如今重点在研发制造驾驶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包括新能源电池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汽车电子产品,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都领先国内同行。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高端车型厂商。

  利用普瑞公司的技术团队,均胜集团专注于汽车高端电子控制面板及模块的研发和生产,产品拥有450多项发明专利。比如,开发符合人体工学角度的汽车中控台装置。记者看到黑色触摸屏面板,如同IPAD一样平滑。驾驶员坐在位置上,只要动动手指甚至做些手势,就可在黑色的触摸屏系统上选择车载娱乐功能菜单。又如最新开发的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跑车的中控台人机界面,如同飞机驾驶舱一般“酷”。 平时中控台是一块黑色玻璃平板,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驾驶员只要手指轻轻按一下红色启动按钮,12缸发动机瞬间轰鸣,所有旋钮都会自动弹升起来,超级酷炫。且看均胜如何“撑杆跳”?

 

     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汽车电子第一股”

  

   并购需要资本市场支持。当时正逢IPO暂停,是等待IPO重启还是借壳,均胜集团选择了借壳上市路径,和并购谈判同时展开。

   去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均胜集团又借壳“辽源得亨”上市,将国内汽车电子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中。目前,上市公司已更名为“均胜电子”。最近,均胜集团又启动将德国普瑞公司全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进程,旨在成为“中国汽车电子第一股”。

  通过借壳上市、资本市场的运作,大大增强了均胜集团的各方面实力。目前,在全球拥有5000多名员工,拥有宁波、上海、长春及德国、葡萄牙、墨西哥等地研发生产基地。在产品研发技术、欧美销售渠道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

  “国际并购,并不是把钱一撒就了事,更重要的是并购后有效地把资源整合,从国内资源的优化走向全球化资源配置,打造成中小型跨国公司。”郭志明向记者介绍,目前均胜集团正在实施技术资源的战略整合。在巩固和强化汽车电子技术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优化国内的技术资源配置,计划在宁波成立汽车电子中国研发中心。招聘近300名研发人员,从事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

  同时,德国技术加上中国市场优势,实施市场资源的战略整合,成为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的首选供应商。自去年开始,将国外的汽车电子产品逐步转移到宁波国家高新区内等地制造。预计集团汽车电子产品的年产值将从2011年的58.8亿元,到2015年实现100亿人民币。且看均胜如何“撑杆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