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评)
复旦“流浪”研究生,心态“归零”放眼量
陈旭钦
前几天,一则题为《宁波流浪汉竟是复旦研究生》的新闻(2月17日《钱江晚报》),颇为吸引眼球,被各媒体纷纷转载。报道称,有人在宁波邱隘一间废弃的厂房里发现了一名流浪汉,人已被冻得有些僵硬。警察事后问知,流浪汉竟是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他叫小武,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毕业,曾当过公务员,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四处漂泊,来到宁波后钱又被偷,在废弃厂房三楼住下后又坠下摔伤,身上多处骨折,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无人知晓……
无独有偶。去年12月19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都报道过一则《凤凰山上夜半传歌声 300民警上山“捉鬼”》新闻。一名叫曲比木且(音)的男子,曾就读于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后到武汉一家公司培训,由于不善交际,成为公司出名的“怪人”,被公司作自动离职处理。曲比木且感到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及母校老师,为了造成他还在武汉上班的假象,选择了逃避,躲在附近凤凰山的破庙里过起隐居生活。白天他下山到附近村庄或酒店旁捡些残羹冷炙充饥,晚上回到破庙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看了这些新闻,觉得很心酸。也让堂堂的复旦大学和素有“爱心城市”之称的宁波,脸面丢尽颇为尴尬。从公务员到研究生再到流浪汉,选择逃避到破庙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小武、曲比木且的经历带给人们的何止是心酸?在外人争议“眼高手低、学历高也无用”的同时,他们自身得先补上职业心理学一堂课。重新审视自我,在职场成长中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驾驭自己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力求完美平衡。
首先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从毕业那天开始,学会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不要觉得自己是名校研究生就特别优秀,而应放低“身段”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新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才会促成未来的高就。吐故才能纳新,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宁波一家著名企业董事长曾对记者坦言过,“我们单位研究生、本科生一大堆,但我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文凭。而要捡出真正的人才,只要与你对话2个钟头,就可知道你肚子里有多少货?有没有创新意识?能不能发散思维?有些人学历尽管很高,但对话不了10分钟就匆匆离场。文凭只能代表你过去的学习经历,但社会在快速发展,需要终身学习。”
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得从零开始适应环境,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今后人生才一路高歌。勤奋程度、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三者结合一起决定能否成功,学历只是锦上添花。若三者不能具备,学历再高也无用。
要记住,大学不过是给你开启一高层次学海的大门。诚然,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关键看你真正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随手可捡的“红苹果”。只有在社会竞争中不断磨砺,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型,培养自己内在的“贵”,内“贵”才能外“贵”。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日本经营之父松下幸之助谈及他的成功之道:“我连小学都没毕业,托文化水平低的福,我向世界上所有的人请教,从未怠慢过学习。”这表明,内在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昔日在别人眼中的磨难与困苦,或许就是今后的财富与恩惠。心态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决定了是你去驾驭生命,还是生命驾驭你?
可以说,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才有动力,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出路在于思路!若没有“拼爹”实力、没有钱、没有阅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渐渐就丧失了斗志,迷茫失去了方向,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振旗鼓,这是一种勇气心;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心;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心;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心。
每一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能否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一切要靠实力来证明!只有先把自己的“内功”修炼好了,才有资格等待伯乐早日来识才。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