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述评)
“阿拉”如何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
陈旭钦
如今,从美国白宫办公桌上的圆珠笔、订书机、环保纸,到英国人身上穿的衣服、脚底的棉拖鞋、晚上盖的毛毯被,到澳大利亚家庭主妇烤面包的烤炉、煮咖啡的咖啡机、熨衣服的电熨斗,甚至联合国维和部队军人身上穿的防弹背心、背包中的野营应急灯……,几乎都能发现“宁波智造”的影子。
而这,若在“入世”十年之前,“阿拉”宁波人连想都不敢想像。但如今确实是“阿拉”自己亲手制造出口、引以为豪的事实。
弹指一挥间,“入世”已十年,宁波在嬗变。“阿拉”展开双臂,拥抱世界,融入世界。这座东方港城,正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也都有新一代宁波“商帮”奔波经营、辛勤劳作的足迹。
确实,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入世”时“阿拉”既兴奋又迷茫。因为在宁波这个城市,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当纺织服装、文具、机械等行业与“洋巨头”一起拗手劲后,我们的产品有没有竞争力?收入会不会丰盈?甚至会不会下岗?……
“入世”影响到“阿拉”日常生活。
而十年之后的今天,该来的都已经来了。置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许多宁波企业不仅没有被“洋巨头”挤垮,反而愈发显出“笑傲江湖”的气质。
比如,面对频频找上门来的“洋官司”,我们从害怕“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不断增加底气和自信,从容应对。“贝发”、“新海”、“康大”、“大发”、“环驰”等企业运用WTO规则保护自己进行维权,而且越来越自如。
当初怕“洋巨头”的资本实力、产品技术、管理手段,如今与“与鲨鱼同游”游得更快,不再担心被吃掉。而且,“阿拉”部分宁波企业还“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并购。雅戈尔集团以1.2亿美元收购新马服饰公司,成为中国服装业最大的境外收购项目。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全球第二大天然桃木高档轿车内饰件供应商德国Sellner公司、宁波圣龙集团收购“世界500强”美国博格华纳集团旗下的SL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均胜集团收购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瑞公司、宁波凯越国际贸易公司在南非开普敦收购了当地最大的一家大卖场“开普敦第一百货”……企业到海外并购渐成趋势。
从全球同步看大片,到宁波制作的《三字经》、《帝国重生》、《麦圈可可》等动漫游戏、电视剧也大步播向世界。“入世”十年,宁波服务外包产业,更是从无到有,目前全市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2.5万人。迪斯尼、微软、IBM、印度塔塔集团、乐科科等软件“大鳄”也纷纷抢滩宁波。而音王音箱、海伦钢琴等一批文化产品,更是出口到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
外资银行触手可及,普华永道、毕马威会计事务所,A股、B股还有创业板,还有各种基金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汽车、电信资费越来越便宜,就连普通超市也能买到进口商品,让你足不出户就能购遍全球。
梦境与现实不再有界线,笑看这沧海桑田,一个答案解释了一切——唯有竞争,才会发展;未来的竞合时代,就是竞争+融入+合作。
“大鱼吃小鱼”年代已渐离我们远去,“鲨鱼吃慢鱼”才是时代的特征。清醒认识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特别是在当下欧债危机、美债评级事件等因素下国际贸易前景扑朔迷离,加之人民币升值加速、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劳动力成本上涨等诸多困难叠加,“阿拉”面临较大挑战。
如何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如何从“市场份额之争”向“核心技术之争”延伸?如何更大程度激发宁波经济的内生动力?怎样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互动发展?怎样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分销与服务等环节垂直整合,到文化、技术、资金等集中于价值链上结成“战略联盟”?
……无疑将成为“阿拉”下一个十年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正如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经在宁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言:“入世”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理念上的变化。学会按国际规则办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双赢”理念深入人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