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霓裳演义【第二回】

(2011-10-15 12:47:59)
标签:

东方霓裳演义

杂谈

分类: 产业透析

【第二回】 

  百舸争流    “红帮”故里唱大风 

  一脉相承     服装立意更高远东方霓裳演义【第二回】(郑敏 摄)

   春水浩浩,百舸争流,东方风来拂霓裳。从首届宁波国际服装节的精彩,“红帮”裁缝开始群星灿烂。有了举办第一届服装节的成功经验,第二届服装节别出心裁,把重心突出“红帮”故里,建起了中国第一家服装专业博物馆——宁波服装博物馆。 

  为何修建此馆?各位看官,这话还得从头说起,话说7000年前,河姆渡的祖先就已穿上了由野生植物纤维纺织、用骨针缝制的衣服。有出土文物为证,大量的纺织工具,如陶制纺轮、石制纺轮、骨针等,足以构成人类初期的纺织业。那个服装神话,就此一脉相承。20世纪初,一伙世称“红帮裁缝”的宁波人,再次用智慧的火光,照亮了中国服装发展史的进程…… 

  时任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陈万丰有此考证,18世纪末,宁波人以“三刀”(裁剪刀、菜刀、剃头刀)绝活横立江湖,“红帮”裁缝涉足上海滩和日本横滨。当时鄞县茅山孙张漕村有人学了裁缝没法糊口,漂流到日本后凭借裁缝手艺谋生,后又带着同村同族人做西服谋生,“红帮”裁缝从此在孙张漕村发源。 

    单凭一把剪刀、一把弯尺和一部铁车(缝纫机),“红帮”裁缝走南闯北,来到了上海滩、天津卫、北京、哈尔滨、海参威等地。他们率先用手工缝制出中国第一套西服、第一套中山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成功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第一所西服工艺职业学校;潜心编著了中国第一部西服裁剪理论书《西服裁剪指南》,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红帮”文化缘何能延续百年时尚历久不衰? “脑子活络、手脚勤快、肯吃苦,精于设计、善于学习、讲求诚信、敢于创新”,成了外界对“红帮”裁缝的总体评价。此乃老话,暂且不表。 

  有此一端,为缅怀“红帮”裁缝一段段艰苦创业的历程,宁波服装博物馆就此在第二届服装节期间诞生。其间辛苦不言而喻,筹建人员在沪、京、津等地搜集到实物和史料6000余件,包括清代官服、长袍、旗袍等服饰,还有世界上第一代缝纫机和各种熨斗,拉拉杂杂,蔚为壮观。

   各位看官,不知者还以为这是多此一举,殊不知其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实为挖掘商机也。东方霓裳演义【第二回】

(资料照片)

    果然,第二届服装节《相聚在宁波》开幕式乍一亮相就显得立意高远,《红帮故事》、《缤纷世界》和《梦幻未来》将中外服饰文化之美,宁波地域文化之美和人生感情之美融于一体。事毕,中央电视台《相聚在宁波》全体演职人员由衷地写下了感受: 

    宁波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你们每天都在迎接来自祖国各地的陌生的人们,你们每天都在抚慰着每一颗远离家乡的心,你们那亲切的问候让陌生的不再陌生,你们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温謦的更加温馨,我们也是经常走南闯北的人,但我们却第一次感受如此的热情和如此的细心。于是,我们记住了“宁波”这个如诗的名字。于是,我们真的爱上了善良的宁波人。虽然要分别了,但我们会把你们的名字镶在梦里捎回北京,和你们再一次约会每一个辉煌的夜晚和每一个清新的早晨。让我们衷心地感谢你们,让我们真诚地祝你们好运! 

  更令人叫绝的是,“会做衣也要会穿衣,市长请市民穿得靓丽些”,成了第二届服装节的点睛之笔。因服装节期间,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服装界人士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宁波人对穿着不讲究,街上引导时尚潮流的人不多,与服装生产大市的地位不相称”。时任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在服装节总结会上提议,道:宁波人要学会穿,服装生产大市更应显时尚潮流。

   服装节就像一个颇具眼光的考官,发现不足,鞭策宁波走近“服装名城”。各位看官要问,下一场应考,宁波会得高分吗?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