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案例:金融街控股
(2012-03-24 21:04:15)
标签:
财经 |
分类: IPO案例 |
一是紧紧把控了控股地位。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18日,其主营业务为纸包装制品、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分析金融街借壳上市的过程,成功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金融街控股整体资产置换完成后,全面退出包装行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二是上市时机选择恰到好处。金融街借"壳"上市后迅速将注册地从重庆迁至北京,充分证实了他们的远见高见。跟着申奥的成功和中国顺利加入WTO,金融街迎来了灿烂的发展远景。而金融街选择的"壳"是"一股独大",这样让大股东抛却控股地位好像很难,但是一旦谈判成功,获得的控股地位也是坚不可摧。这当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金融街控股享有金融街区域的独家土地开发权,这也是其敢冒如斯风险的理由。特别是北京和上海在房地产行业独具区域上风。
金融街的借"壳"上市,可以说计划周密,时间紧凑,干净利索。
1999年12月27日,原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团体与北京金融街团体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华西团体将其持有的4869.15万股(占股权比例的61.88%)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金融街团体;2000年1月15日,财政部批准了该股权转让行为;2000年4月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同意宽免金融街团体要约收购义务;2000年4月12日,金融街控股、金融街团体及华西团体就股权转让事宜分别在《中国证券报》长进行了公告;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团体在深圳证交所办理了股权过户手续。同时进行了董事会改组。公司注册资本也从7869.15万元变更为12590.64万元。 2000年8月8日,公司名称由"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由"重庆华亚"变更为"金融街"。
2000年5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资产置换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金融街控股将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及全部负债整体置出公司,金融街团体按照净资产相等的原则将相应的资产及所对应的负债置入公司,置入净资产大于置出净资产的部门作为金融街控股对金融街团体的负债,由金融街控股无偿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将注册地由重庆迁往北京。
。 此后,金融街控股于2000年5月27日进行了股本变动,总股本从78691500股变更为125906400股。另外,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全面撒网"的做法不同,他们"将鸡蛋全部装在了一个篮子里",将绝大部门资金都押在了金融街地块的项目上。
三是战略目标集中,主营业务凸起。能否获得控股地位是借"壳"上市成功与否的枢纽因素。借"壳"上市后,金融街甩掉了几乎所有与房地产开发不相关的业务,收视反听做房地产开发。
热点专题
- 渤海轮渡
- 宜安科技
- 太空板业
- 海诺尔环
- 昇兴集团
- 亿利达
- 麦克奥迪
- 迪森股份
- 科恒股份
- 隆鑫通用
- 华灿光电
- 金大地
- 海澜之家
- 金卡高科
- 浙江乔治白
- 顾地科技
- 元征科技
- 信息设计
- 东锋有色
- 膜天膜
- 金源锻造
- 长亮科技
- 新华龙钼业
- 银邦金属
- 欧浦股份
- 亿邦制药
- 海四达电源
- 黄海机械
- 泰格医药
- 龙宇燃油
- 双成药业
- 中材节能
- 小西牛乳业
- 秋盛资源
- 海天股份
- 思可达
- 富煌钢构
- 东易日盛
- 汇中仪表
- 慈铭体检
- 艾比森
- 鸿翔药业
- 栾川钼业
- 猛狮电源
- 斯菲尔电气
- 宏大爆破
- 奋达科技
- 爱创科技
- 益康生物
- 天保重装
- 南大光电
- 联创节能
- 佳利电子
- 日晶新能
- 光环新网
- 红宇耐磨
- 利泰制药
- 友邦集成
- 喜临门
- 奥康
- 新联电子
- 安妮股份
- 东晶电子
- 涪陵榨菜
- 格力电器
- 哈尔斯
- 海王集团
- 金正大
- 汉得信息
- 三一重工
- 九洲电气
- 山东矿机
- 尚荣医疗
- 大华农
- 洪涛装饰
- 新远程电缆
- 先导稀材
- 金河生物
- 中超电缆
- 澳柯玛
- 通裕重工
- 金新农
- 青青稞酒
- 陕西煤业
- 公司新闻
- 塔牌集团
- 康力电梯
- 张化机
- 太阳电缆
- 汤臣倍健
- 新文化传媒
- 苏大维格
- 天银机电
- 硕贝德无线
- 明源软件
- 博晖创新
- 兆日科技
- 劲拓股份
- 江苏润和软件
- 戴维医疗
- 茂硕电源
- 长方半导体
- 金森林业
- 麦格米特
- 博林特电梯
- 西泵股份
- 桐昆集团
- 宇通客车
- 雅致股份
- 振东制药
- 中原内配
- 美亚光电
- 中煤装备
- 珠江钢琴
- 汉鼎信息
- 海伦钢琴
- 宏昌电子
- 信音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