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2016-01-18 15:55:56)
分类: 教学设计
1、《消灭皮肤寄生虫》
教学目标:
1、认识头虱和螨虫的外形及其对人体皮肤的危害,了解关虱和螨虫的生活环境;
2、掌握防治关虱和皮肤螨虫的基本方法;
3、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积极防治皮肤寄生虫。
课前准备:
1、头虱和螨虫的挂图;
2、由螨虫引起的皮肤病症的挂图。
教学过程:
1、指出皮肤寄生虫的存在,引入本课内容。
2、指导学生防治头虱。
(1) 讲故事,指导学生认识头虱。
(2) 介绍头虱的危害和头虱卵的形态。
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
提问:为什么头虱不易被人发现?为什么说头虱对人有害?头虱卵是什么样的?怎样寻找头虱卵?
(3)、引导学生掌握防治头虱的方法。
小结:预防头虱要做到“四勤”,即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
(4)、讲解治疗方法。
3、介绍防治螨虫的方法。
(1) 指出螨虫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寄生虫。
(2) 介绍螨虫的特点。
(3) 说明螨虫的危害。
(4) 介绍防治皮肤螨虫的基本方法。
防治螨虫除了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外,还要注意防尘、通风和采光,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了大量螨虫,应到医院请医生为你治疗,不能完全听从广告,胡乱搽药。
4、回顾与总结。
我们应怎样防治皮肤寄生虫?
 
2、《预防流脑》
教学目标:
1、知道“流脑”的传播途径、易发季节;
2、了解“流脑”的病症和危害以及预防“流脑”的方法;
3、在“流脑”易发季节,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课前准备:有关流脑的资料
教学过程:
1、以回忆、谈话导入教学内容。
同学们每年都会打一些预防针,还记得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吗?在什么时候打的?
同学们在秋末、冬初时注射过一种“流脑”疫苗,打这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什么?
2、介绍“流脑”的传染途径、易发期。
3、引导学生认识流脑的主要特点。
(1)指出“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你们知道感冒有哪些症状吗?
(2)介绍“流脑”的特殊症状。
4、介绍“流脑”的预防方法。
师:“流脑“的主要传染对象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年龄越小,抵抗力越弱,越容易传染上,危害也就越严重。大家正处于易传染的年龄阶段,一定要注意预防。
教师讲解预防方法。
学生读预防“流脑“的儿歌。
师:现在你能说出怎样预防“流脑”了吗?
5、巩固总结。
1、引导学生回忆本课的学习内容。
2、号召积极预防。
 
 
3、《饲养动物的卫生和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猫、狗、牛、羊等动物身上携带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能使人得病;
2、懂得饲养动物在安全、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和不应吃野生动物的道理;
3、形成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了解如皋关于饲饲养动物的一些规定,做好一些宣传品。
教学过程:
1、了解学生饲养动物的情况,引入教学内容。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家饲养过哪些小动物?是怎样饲养的?
师:你们知道饲养这些小动物要注意些什么吗?
2、引导学生了解饲养动物的注意事项。
(1)介绍怎样搞好动物卫生。
师:动物身上干净吗?为什么说动物身上不干净?
不干净的动物对人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家是怎样训练动物的?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
(2)教育学生注意饲养动物的安全。
师:你们饲养的小动物伤过人吗?怎么伤人的?
我们饲养动物必须注意安全,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被饲养的动物抓伤、咬伤吗?
你们知道家养的动物为什么会伤人吗?
学生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提醒学生预防狂犬病。
(4)教育学生不养不吃野生动物。
3、总结号召。
 
4、《上网的时候》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帮助,但使用网络不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危害;
2、了解小学生应该怎样正确上网;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
课前准备:了解一些因使用网络不当而造成危害的具体事例。
教学过程:
1、开展调查,导入教学内容。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上网了,你们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吗?
有哪些同学上过网?
你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时间上网?一天上网多长时间?
你们家里有人上网吗?
没上过网的同学想上网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上网的问题。
2、引发辩论,明确网络的利弊。
师:在上过网的人中,有人说网络好,有人说网络不好,你们认为网络好吗?为什么?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谈家长或朋友的看法。在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带可以跟他进行辩论。
学生辩论。
师生归纳。
3、展开讨论,研究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可以在网上求知学习,与人交往,展现自我,请求帮助,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使我们的身心带来危害。我们小学生应怎样正确使用网络,正确上网呢?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小学生上网的“九不”。
学生阅读课文中正确使用网络的“四点”。
4、总结巩固。
学生制定小学生上网公约,并进行交流。
 
 
5、《预防流感》
教学目标:了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初步学会流感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预防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流感的预防方法。
教具准备:
1、课前了解学生患流感的情况。
2、准备好防治流感的常用药。
教学内容与过程:
1、讲故事,引课题。
2、讲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的方法。
(1)什么叫流感?流感的病情是什么?应怎样治疗?
(2)流感有哪些症状?
(3)引导学生分析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让学生边学习课本第三自然段,边制作对比表。
(4)阐述及时治疗和对症下药的重要性。
(5)指导学生了解预防流感的方法: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及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流感传染途径;注意室内通风、保暖;患流感后要及时治疗。多休息,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事物;与流感病人隔离。
3、总结提示。
让学生结合课上所学,表演“姗姗就诊”课本剧。
 
 
6、《近视了,怎么办》
教学目标:
1、知道近视的症状和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之分;
2、了解近视的成因和矫正假性近视的方法;
3、懂得配眼镜和戴眼镜的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投影仪、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眼球成像、变化的挂图;一些戴眼镜的同学做好准备,介绍自己为什么会戴眼镜。
教学教程:
1、现场演示,导入教学内容。
用投影仪调焦模仿人眼近视的情形。
2、引导区分真、假近视。
教师自己介绍,并请近视戴眼镜的学生介绍自己为什么会戴眼镜。
出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挂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情况?
学生试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补充,请清假性近视的成因。
3、介绍假性近视的矫正方法。
前面我们一起听了同学们介绍为什么会戴上眼镜,他们就是因为先得了假性近视而没有进行很好的矫正造成真性近视的。
师:假性近视经过休息和治疗,视力可以恢复,那么应该怎样恢复正常的视力呢?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小结方法。
4、阐述正确矫正真性近视的方法。
假如假性近视已转化成真性近视,你们知道该怎么办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配眼镜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举一些误配、戴眼镜伤害眼睛的事例。
5、回顾小结。
 
7、《当受到批评的时候》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你做错过事情吗?为什么做错事?
2、当你做错事时,别人批评过你吗?受到批评时,心情是怎样的?
二、读一读。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学生自己读故事。
2、说一说这故事讲的是谁,做了什么事?
3、你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三、说一说。
1、我们要向宋庆龄奶奶和陈海根小朋友学习什么?
2、平时你受到批评时,你是怎样做的?
四、评一评。
1、分四个小组讨论,图中小朋友对待批评的态度,谁好谁不好?
2、集体汇报,说说谁好谁不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更好。
4、我们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五、问一问。
“有则改正,无则加勉。”这名话是什么意思?问问老师或家长。
 
8、《快乐旅游》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外出旅游有利于锻炼身心。
2、提出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教育学生做好旅游的准备工作。
3、传授一些旅游的小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虽表现为相关旅游知识的介绍,但主要目的却是指导学生的旅游实践;此由“静”到“动”的转化,需实现内化与构建的过程。
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实现好这个过程。
三、教学准备:
名胜风光的录像一段,旅游用品(双肩背包和准备放进背包里的物品,包括绒线衣、白色遮阳帽、雨衣、折叠式雨伞、轻便的旅游鞋、药品、饼干、糕点、毛衣、棉衣、厚实的旅游鞋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现名胜风光,指明旅游的意义
师:(播放一段名胜风光的录像)你们喜欢外出旅游吗?
(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喜欢?
(学生交流各自感想)
师:旅游能使我们获得快乐,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增长见识。
2、指导阅读课文,指出注意事项
(1)介绍着装要求。
师:旅游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事项。
师:对衣服、鞋子、背包各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出示一些化纤服装和纯棉面料,让学生触摸、辨别)
(2)说明饮食注意事项。
师: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旅游。在旅游中,我们该怎样解决饮食问题呢?
(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或一次饮过多的水呢?
(学生回答)
(3)强调疾病预防。
师:旅游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身体不佳,很难玩得开心。为预防旅游途中的身体不适,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
师:旅游免不了乘车、做船。有的人会晕车、晕船,这样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书上也介绍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来看一下。
师:书上写的和我们讲的完全一样吗?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交流)
3、了解旅游经历,汇总兴趣指向
师:你们以前跟家长,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有什么主要的景观呢?
(学生介绍)
师:你们还想去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出大部分学生想去的地方,介绍该地的一些情况)
4、依据假想目标,开展研讨交流
师:假如我们去的话,应该做哪些准备?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发表意见)
5、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练习
师:假如我们夏天去,还应该注意哪些?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假如我们冬天去,还应该注意哪些?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把你们的打算写出来。
(学生写出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做交流)
6、回顾学习过程,强调活学活用
师:我们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知道了一些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你们能归纳出应注意哪些方面吗?
(学生回答)
师:除我们今天了解的内容以外,去不同的地点,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学生发言)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旅游的其他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
六、反馈检测:
判断对错:
1、旅途中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洁食品。(  
2、可以少量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  
3、旅途中容易出汗,可以尽量少穿衣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