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2021-10-16 15:57:07)
标签:

约旦

佩特拉古城

玫瑰之城

哈兹纳赫殿堂

古罗马露天剧场

分类: 国外旅游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佩特拉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一座神秘古城,两千多年前阿拉伯文明在此落脚。那巴特人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出这座城堡,成为欧亚贸易中的重要商路。佩特拉古城以岩石的色彩文明于世,也被誉为“玫瑰之城”。佩特拉在希伯来语里是“岩石”之意。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07年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头顶炙热的骄阳,走在一条隐藏在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狭窄的西克峡谷内,也被称“蛇道”。行走在峡谷中,观赏着绚丽的景致,手中相机不停。一个多小时,导游突然停住脚步问:大家看到什么?!没有呀?避开刺眼的阳光,四处寻找着。我向前飞步,天呀!这蛇道尽头,一瞬间岩壁中闪开一条缝隙,隐隐约约显示出一座绚丽的殿堂!神圣雄伟的哈兹纳赫殿堂屹立在眼前!美轮美奂,震撼人心! 

       芝麻,开门吧!惊呼一片,赞叹一片!在场所有的人都发出惊叹!这时一座宏大、精致、绚丽的玫瑰色宫殿就在眼前!哈兹纳赫殿堂雕琢在巨大的岩壁上。哈兹纳赫在阿拉伯语中是宝库、宝藏之意,故称作 “金库”。

       哈兹纳赫殿堂是开凿在凹进的岩壁中,顶上有凸出的岩石遮蔽,坐东朝西,西面有岩石遮挡阳光直晒,大殿背靠大山,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依然挺立着。整个圣殿门分为两层,门檐、横梁雕有天使、圣母、战士的石像。宫殿总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的壁画。 

      圣殿门最高处石榴雕塑中装着埃及法老的陪葬品。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层建筑实际有三层,因为大地震,第一层已经被掩埋了。考古家发现,第一层是两个人的坟墓,里面埋葬着是谁是个谜。下层由六根石柱组成,每两根石柱中间都雕有图像。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峡谷的入口非常窄,只有几米宽,站着两位卫士。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我们旅行团进入峡谷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西克峡谷可谓是鬼斧神工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峭壁上的水槽。

    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玫瑰城堡。后来罗马人久攻不下,就切断水源迫使穆萨泉水断流,让佩特拉放弃抵抗被吞并。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仰观苍穹,一线青天。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西克峡谷两侧的峭壁高达100多米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陡峭干涸悬崖峭壁上,居然生长着一棵树。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明媚耀眼的阳光,在峭壁中闪烁。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绚丽的阳光将峡谷染成金色。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腿脚不灵的人可以乘坐马车,骆驼,还有毛驴。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这是一扇门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换个角度看,像一头大象吗?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这里是婚姻石

站着我们旅行团的两对夫妻,中间是证婚人导游小海。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这里是佛龛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远远地走来一位漂亮女人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这里是防御工事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导游在这里停住脚步,神秘地问:大家看到什么?!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避开刺眼的阳光,四处寻找着。我看到了奇迹。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一瞬间,岩壁中闪开一条缝隙。隐约显示出一座绚丽的殿堂!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芝麻,开门吧!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哈兹纳赫殿堂

    美轮美奂,震撼人心!惊呼一片,赞叹一片!在场所有的人都发出惊叹!这时一座宏大、精致、绚丽的玫瑰色宫殿就在眼前!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哈兹纳赫殿堂

    殿堂是开凿在凹进的岩壁中。依山凿建,高约40米,宽30米,造型雄伟的哈兹纳赫殿堂有六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佩特拉在希伯来语里是“岩石”之意

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07年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大殿旁边的巨石依托着它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哈兹纳赫殿堂,岁月风雨战争侵蚀破损的雕像。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哈兹纳赫在阿拉伯语中是宝库、宝藏之意,故称作 “金库”,传说这里是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贝都因人的沙漠之舟骆驼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大殿背靠大山,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依然挺立着。

两千多年它经历了什么?风雨、战乱、失而复得后珍贵。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老规矩,来一张集体合影留念。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贝都因人的沙漠之舟骆驼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岩石中曾居住过人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古罗马露天剧场

      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古罗马露天剧场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50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此时旅行团结束了行程,原路折返回去。再补拍些遗忘的镜头。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60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一双腿的雕像,上半身消失在岁月侵蚀之中。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生命的源泉——水槽。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代尔修道院

    修道院是佩特拉规模仅次于卡兹尼的建筑,是那霸田人沿山劈凿而成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被作为修道院,正面宽50米,高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玫瑰之城

         旅游花絮

    美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将佩特拉誉为人的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佩特拉主要看点是:西克峡谷(蛇道)、神龛、哈兹纳赫殿堂、古罗马露天剧场、代尔修道院等。

   1、蛇道

   进入佩特拉必经之地就是蛇道。蛇道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西克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可以雇马车、骆驼、毛驴代步。谈好价钱,价格不菲。 

   2、哈兹纳赫殿堂

     哈兹纳赫殿堂已有两千年历史。当地的贝都因人传说其顶部藏有宝藏,故而该神殿俗称宝库。 

    3、古罗马露天剧场

    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城中还有许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凿山而建。

    4、代尔修道院

   代尔修道院很远,路途漫长,台阶的数量相当多。修道院是佩特拉规模仅次于卡兹尼的建筑,是那霸田人沿山劈凿而成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被作为修道院,正面宽50米,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 

    5、佩特拉之夜

   佩特拉之夜是古城晚上的一个民俗表演。我们团队没有来得及观看。据说夜里走进漆黑的山谷,点燃上千盏灯烛,加上阿拉伯民族乐器与游牧民族的清唱,给你一种时空穿越千年的幻觉。


     小提示:

1、峡谷里一定不能缺少阳光,没有阳光的峡谷是黑暗的。太阳炙热正当头,才让玫瑰色更加绚丽!摄影爱好者都懂!因为来回都是一条路,所以你还有机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补上一些镜头。

2、当然你别太慢,太阳落下峡谷一片黑暗,就是没有强盗、杀手,你在蛇道里也会害怕的。也没法拍照。

3、防晒:沙漠深处,炙热的阳光下,徒步行走。必备墨镜、防晒帽、大披肩、防晒油等。可以带一根折叠的手杖。不要带遮阳伞,你腾不出手拍照。

 4、水:带上足够量的水。干涸的砂砾路,没有绿色小草,更没有一棵绿树为你遮阴。我带的矿泉水基本喝光。

  5、保存好你的体力。假如你还有精力,可走入每一个洞窟中,你这趟能够拍出更多的精彩照片。我只能点到为止,出来已经精疲力尽了。

   约旦这个景点对外国人实行极高的价格政策。约旦第纳尔比美元都值钱。进入佩特拉,外国人单日票价50约旦第纳尔,合人民币450多元,而约旦人只需1第纳尔。

 

       心清迹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