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岭因山顶观景台酷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来三峡游览,必打卡之地。
坛子岭可以远眺大坝,俯瞰长江。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
三峡截流石纪念广场
远眺三峡大坝,揽胜美景。
截流石下陷式广场。一个八卦图,意预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三峡截流石是三角四面体。它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是长江截流时的主要投抛料。因四面体各角可分散江水的冲击力,抛入江底后不易冲走,可有效提高龙口封堵速度。
三峡截流石,先后在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立下汗马功劳,是三峡水利工程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三峡银版天书——坛子岭揽胜
万年江底石
虽说是万年石,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站在它面前,你会感慨白驹过隙,沧海桑田。
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
三峡坝址基石
三峡坝址基石是天然花岗岩。这是地质勘探取出的样芯石。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几百米以下的地质岩石。

三峡截流纪念园,一个可以正面观看三峡大坝的景点。记住来此地,错过了会遗憾!
185观光平台
平台与三峡大坝同是185米海拔高度,三峡水库储水最高水位为175米。

坛子岭是三峡方圆15公里最高点。有电梯三段直达山顶。
三斗坪的原始地貌和大坝建成后的对比照片。
江心的小岛就是中堡岛。中堡岛恰恰又几乎处在江的中间。据行家的说法,建三峡这样的超世界级大坝,是非得在江中有这么一块“跳板”,把江一分为二截流分水。

三斗坪的原始地貌和大坝建成后的对比照片。
三斗坪河谷开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还是弱震地带。国际著名的奥地利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权威专家缪勒教授,查勘了三斗坪坝址说:“这真是一个好坝址,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一个好坝址!”

三峡大坝的双向五级船闸,大船从这里通过。
长江上的船只,就是通过这五级船闸,来往于大坝的上下游。
双向五级船闸
在通过西陵长江大桥上,从桥上往船闸观看,才能清楚看到五层船闸的壮丽景观。那个红色的是巨型天车。
三峡大坝的模型,中间为泄洪道,右边双向五层船闸。

远眺西陵长江大桥
西陵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悬索桥,全桥总长1118.66米。1993年时代表了当时世界上大跨度桥梁的发展水平。建成时其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七。当年从德国进口钢缆,一根就是上亿元。该桥的成功建成,带动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峡大坝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只有68米。
俯瞰双向五级船闸,一艘艘的船舶整齐地停在闸内等待一级级过闸。
巨大的闸门
站在西陵峡长江大桥看,双线五级船闸是这样的!
大坝上正在组织的活动
低头一看居然见底。江水平静的流着。把人吓了一个激灵。赶紧挪开脚步。
抬眼一望,一溜篦子!
如果泄洪,景色一定非常壮观!
这是传说中的中堡岛吗?,它将长江河槽分为两支,因为它,在选址修建三峡大坝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长江暂时分流,便于大坝的分段施工。而中堡岛正是这么一块绝好的“跳板”。
中堡岛是一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得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
“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