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口占五首)

标签:
竹枝词口占五首刘禹锡白帝城竹枝园 |
分类: 诗卷 |
竹枝词(口占五首)
心清迹然
一
巴山蜀水绕清波,三峡春花草木河。
大坝巍峨沧海渺,听君一曲竹枝歌。
二
黄陵祠庙黄牛祭,大禹开江治水谣。
古老传闻烟雨里,风声猿唳鹤鸣调。
三
屈子沱湾求索归,凤凰山上竹枝妃。
谁人九问离骚泪,十二滩头故里霏。
四
瞿峡峰峦江水游,天开一线锁咽喉
夔门百丈雄关伟,白帝城观万马收。
五
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
皇撵传柑朝圣宴,诗城奉节晚橙黄。
注解:
1.
2.
3.
4.
重庆奉节古城
重庆奉节港
夔州古城墙、鱼复塔。
依斗门也称“大南门”,是瀼西夔州古城五大城门之一。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良殿大门
门柱联:
明君得良臣引四海英雄竞归西蜀
故垒留遗恨看千秋成败都付东流
明良殿

门柱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叶碑,又名丹青正气图
是奉节白帝城艺术价值最高的碑刻珍品之一。
此碑,是绍兴人曾崇德于光绪六年游览白帝城时所作。
碑林中《竹叶碑》最引人注目。 《竹叶碑》即《丹青正气图》,为清人曾崇德所画。远看是三枝翠竹,细看却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
碑上还刻有一首七言诗:“异姓同胞远俗氛,明良遇合际风云。盘根错节难磨灭,千古英雄让此君。”并有作者小序云:“光绪庚辰孟夏,舟次夔门游白帝城,想见当年托孤盛轨有感,臆仿字竹一幅”。
足见,作者意不在咏竹,在颂蜀汉明君良臣。
凤凰碑,又名三王碑
据介绍,当清末湘军将领四川奉节人鲍超回四川游白帝城时看见凤凰碑极其喜欢,便附弄风雅,铲除了原跋而改刻了自己的名字,使凤凰碑原本为何人,何时所作便无从考察,留下一个千古谜团。
《竹叶碑》远看是三枝翠竹,细看却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作者借此独特的艺术构思,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赞扬三国时刘备三兄弟的业绩,给人印象深刻。这些碑刻,无论从书法艺术看,还是从史学、文学角度看,均有较高价值。 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竹枝词》,又称《巴渝曲》,原为三峡地区的民歌。“因民众歌舞时多持竹枝,边舞边唱,故得名。”
刘禹锡出任夔州刺史期间,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和《竹枝词二首》。最负盛名的《竹枝词二首》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宋代,写《竹枝词》的文人逐渐增多,如黄庭坚的《竹枝词二首》、杨万里的《峡山寺竹枝词》等,尤其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中“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等诗句,虽为白描,但功力深厚,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