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是指合乎格律的七言八句体。七言律诗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国诗歌中最凝练精美的一种形式。发源于南朝后至初唐一步发展,成熟于盛唐。杜甫对七律做出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后来七律写作的基本规范。
唐代可称之为集大成的时代。初唐之后唐诗进入全盛之势。《全唐诗》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唐代诗苑名家辈出,风格多
彩,是中国文学和诗词的巅峰时代。初唐有“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中唐有: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籍、戴叔伦、顾况。晚唐有:李商隐、杜牧。李杜二公成为千古诗坛的二位大诗人,成为心心相惜的傲世知己。
杜甫是集大成之诗人。杜甫有幸生于这个集大成足以有为的时代,更重要是,他禀有集大成之足以有为的兼容并包容量。他
的际遇、禀赋、天才、担荷,尤其杜甫继承传统与突破传统的精神,成就了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独特成就。叶嘉莹教授说:杜甫收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
五律有六百三十首之多,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一首。李白九百九十四首,八首七律。杜甫入蜀之后七律所占比例多。中国史诗律诗上,独立开辟出一种诗体意境,首推杜甫七言律诗。杜甫的《咏怀古迹》、《秋兴》八首是正格七言律诗的代表作。《白帝城最高楼》一首是杜甫拗律的代表作。
七言律诗,其长处是形式之精美,其难点在于束缚之严格。初学者,对七律诗体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一首好的七律,一定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简言之:七律所谓合乎格律而言,就是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符合规定,每篇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说明:【
】表示可平可仄。
第二种格式:
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
(为第一种格式首句不同,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
(为第三种格式首句不同,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七律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只是在基本格式基础上稍有变化而已。“首句平起”和“首句仄起”通俗地讲,是指首句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因为往往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中”,即可“平”可“仄”。所以从第二个字论“平起式”还是“仄起式”。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在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该是相对的。这就是相对律。沾,就是平沾平,仄沾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这就是相沾律。掌握了粘对的规则,任何一首律诗,只要知道了首联的出句平仄,就可根据相对律,推出他的对句的平仄,再根据相沾律,推出颔联的出句的平仄,以此类推到第八句,整个是的平仄就出来了。
诗和词是不同的。格律诗一共几个格式。而词不同,词牌有几百种,还有自度曲。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初学者这里不谈仄声韵),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平水韵106韵中,平声30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种区分是因为平声字多,在编排时分为上、下两卷。如何查用平水韵,在写格律诗时,可看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后面附有《诗韵常用字表》。在填词时,可看龙榆生先生《唐宋词格律》,后面附有《词韵简编》。
这里强调格律诗,只能在诗韵字表里选用指定的类目里的字。如:用了一东就不能再二冬里选字。词韵相对宽松,在同一部里选字,而一个部里包括几个类目的字都可以用,只要不出部都可以,选择范围更大一些。律诗和律绝一样,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我们是初学者,这里不谈首句邻部通押。另外就是七律有严格对仗要求,七律比七绝更加复杂。
关于格律诗一直有许多争论,就是“求正容变”的问题。我们是初学者,尽可能遵循正体,学习严格的诗词格律规则,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变格,有创造,发展。杜甫的律诗百石之弓,千斤之弩,所以大笔一落,写出最拗的律诗,这是深谙平仄而为之。不懂平仄,何为“拗”又何为“救”。初学者不要给自己懒惰找辙,通俗讲,诗可以随性而发,随心而写,那是比喻一种境界。就是口占也是心腹打好草稿之后。都说唐宋古人的诗词已是巅峰,今人无法超越。可今人很难知晓古人是泣尽心血,孜孜不倦,百炼为字,千练成句的。没有深入学习传统,传承、发展、创新只是一句空话。







北京今日发出红色雾霾警报,8日7时至10日12时,北京全市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北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将延长运营时间,加大运输保障力度。此外,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这两天宅在家里,打开了从未使用过的空气净化器。一是感冒,二是出不了门,无事可做。正好看看书,梳理一下头脑,写一篇诗词学习笔记。
心清迹然
诗词学习笔记
201512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