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沧浪亭】

(2014-09-16 00:02:40)
标签:

苏舜钦

【水调歌头】

沧浪亭

苏学士文集

散文草书

分类: 诗词学习笔记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wbr>沧浪亭】

【水调歌头• 沧浪亭】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wbr>沧浪亭】

北宋  苏舜卿补作怀素自叙帖前六行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wbr>沧浪亭】

苏舜钦



     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梓州铜山,后迁开封景祐元年进士当过县令、大理评事。后由范仲淹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因支持范仲淹革新被陷害劾奏,罢职闲居苏州沧浪亭。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苏舜钦祖父、岳父杜衍都作过宰相有子苏泌。



     苏舜钦一则文苑佳话。《汉书》下酒这个故事充分地表现了苏舜钦爱书、嗜酒的个性。苏舜钦做官后,上疏议政胸怀报国壮志,为人骨鲠忠贞,勤政爱民。他不顾个人安危,敢于越级上疏,痛陈时弊,为民请命。先后向皇帝呈上了《乞纳谏书》、《论西事状》、《诣匦书》、 《乞用刘石子弟》、《上范公参政书并咨目七事》等多篇 激浊扬清、振聋发聩的奏章。四川后人以巨石镌“苏公笔”以示敬仰。


    苏舜钦是北宋初期诗文革新的先驱者之一,是“庆历新政”的骁将。他同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穆修、尹洙等一起大力倡导诗文革新。宋代文风发生了极其可喜的变化。苏舜钦等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舜钦是北宋词坛早期写政治题材的作家之一,在开拓词境上功不可没。诗词风格雄健,感情奔放,叙写直率自然,


 

    《宋史》说:“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魁伟。”唐宋文学史上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非常推崇的两位人:一是苏舜钦子美,一是梅尧臣圣俞。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有精辟的论述。“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苏梅二人风格迥然不同,但开宋诗先河,不作“西昆”之诗。矫正西昆体诗风的那种错彩镂金,雕琢浮艳的弊病。苏舜钦甚为欧阳修所重,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人称“苏梅”,北宋独开新风。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水调歌头沧浪亭》是苏舜钦仅存的一首词,而龙榆生先生《水调歌头》词谱《定格》用的是这首词。这首词写于苏舜钦被迫闲居期间免官苏州时,是一首抒愤之作。《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水调歌头• 沧浪亭】

 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歌头】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定格】


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词的上片借景抒怀。“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从写景入词,将太湖岸和洞庭山秀美写出。苏在词中好像是在写隐逸之乐,在湖光山水间潇洒淡定度时光,实则借景写出作者遭贬,个人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心头郁闷。苏与鱼龙为伍,追慕古人,他用湖中的龙鱼比喻自己,烟雾深锁是指苏当时所处的环境。“方念陶朱张翰,”是作者想起两位古人陶朱和张翰,急流勇退,避祸全身而退。“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风波浪里一叶扁舟飞流而来,满载鲈鱼的给人以快乐,也是词中一抹亮色。“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用“暴”和“绕”两个字暗喻,词人远离了官场中的暴风雨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也就无所谓了。


    词的下片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他的无奈。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正值当年,因遭人陷害,耻于疏懒闲居,无所事事。他对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的追问,是苏的真实心声,表明了他正在应当为国家效力之时,胸有激愤不平之气。只是面容已憔悴,白发已上头。“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词人并不潇洒,故作”垂钓翁,想隐居沧浪亭,做一名寒潭钓翁,事实上又怕一些政敌和无事生非人猜忌。“青纶”指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高官。“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刺棹”二句,写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抒发了苦闷而旷达的心情。借词说既然与世不合,倒不如荡起双桨,穿过芦荻,在沉默中冷眼观看人世的风云变幻。“无语看波澜”的结局,词人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狂再到退隐。更词人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苏舜钦词仅流传下一首,而他有诗八卷,存诗215首。涉及现实内容的大约23首,占十分之一。他不专力写诗,而且他去世得太早,他的诗写得少。但这些不多的诗歌,已使我们看到一个爱国志士的高大形象。苏壮怀激烈,忧国忧民,不忘外辱,建功立业,在宋代诗词中最早见于苏舜钦诗词。他的《庆州败》记叙了宋王朝与西夏战争的失败,痛心疾首地批评了朝廷在边防措施上的松懈和将领的无能。他的诗《对酒》:“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予年已壮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有时愁思不可掇,峥嵘腹中失和气。侍官得来太行颠,太行美酒清如天,长歌忽发泪迸落,一饮一斗心浩然。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乐如摧朽。读书百车人不知,地下刘伶吾与归!”苏舜钦的小诗,写得相当精致,如《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不仅在诗词上取得很高成就,散文也很著名,如代表作《沧浪亭记》。沧浪亭始于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的 花园池馆,被孙舜钦用四万贯钱买下,对其进行大修。因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 《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因《沧浪亭记》名声大振。至今依旧是江南盛景。

 

    苏舜钦不仅工诗文,有功书法。苏舜钦出身世代官宦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家庭文化的良好熏陶,他的祖父苏易简,进士出身,以诗文闻名。其父苏耆为当时著名的书画收藏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兰亭序》、怀素的《自叙帖》都收藏于苏家。这点米芾《书史》都曾有过记载。苏舜钦在北宋书坛影响很大,主要以行、草书驰名。苏舜钦的草书,多得法于怀素。怀素的《自叙帖》前六行,古人认为为苏舜钦所补书法,也是苏仅有的作品。北宋的书坛上,苏舜钦以精妙绝伦草书得到了文坛盟主欧阳修的高度赞赏。苏舜钦“尤工行草,评书之流谓入妙品。当时残章片简传播天下。”

 


   当时文坛欧阳修、苏舜钦、梅饶臣三人并驾齐驱、声名显赫。欧阳修在《祭苏子美文》中赞美苏舜钦说:“子于文章,雄豪放肆……独留文章,照耀后世。”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wbr>沧浪亭】


 

 

例一(夹叶仄韵)。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7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我欲乘风归4,又恐琼楼玉4,高处不胜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人有悲欢离19,月有阴晴圆18,此事古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例二:(平仄韵通叶)。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贺铸

 

南国本萧10六代浸豪10

台城,擘笺能赋属宫

云观登临清,璧月留连长,吟醉送年

回首飞鸳,却羡井中

 

访乌衣,成白,不容

旧时,堂前双燕过谁

楼外河横斗上潮平霜,樯影落寒

商女篷窗,犹唱后庭


苏舜钦与【水调歌头• <wbr>沧浪亭】

苏舜钦


《水调歌头》笔记整理出,初学诗词,如有错误可直接指出,心清深谢了。



              心清迹然 诗词学习笔记


                             201409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