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 · 新梅几朵两三寻  (四)

(2014-01-01 00:02:37)
标签:

七律

新梅几朵两三寻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下平十二侵

文化

分类: 诗卷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七律 · 新梅几朵两三寻  ()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下平十二侵  心清迹然


      两上普觉寺拍腊梅,一次未果,二次得以如愿,趁兴而归。


一骑清风初潜入,新梅几朵两三寻。

兰亭瘦萼长词漱,远树沉香古句侵。

聊以情怀安逸许,折枝老蕾听知音。

闲来独白轩尘角,婉立斜阳旧绿阴。


               

                                     元旦  20140101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七律 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红袖添香情依旧博友助兴步韵,雅和七律一首。
心清欣赏学习,贴录致以深谢。



七律·蜡梅

步韵心清迹然


小蕾衔春多蕴藉,三冬漫漫几相寻。
数枝寒素黄梅好,千里氛氲璇梦侵。
一寸芳心穷碧落,半窗明月暖诗音。
剪来案上忻忻看,朝暮斜阳化冷阴。


                                          20140101



南乡子·蜡梅
寒极绽奇葩,铁骨冰肌月踏枝。
墙角篱前萤火照,眸痴。
一缕初香梦里迷。

斜日雪中寻,装点隆冬剔透姿。
恍若知音三世幸,相思。
逸志不羣几入诗。

          20140130

红袖添香情依http://blog.sina.com.cn/u/2141767677

祝红袖美女2014年元旦快乐!健康!幸福!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路上老僧君助兴步韵,雅和七律一首。心清欣赏学习,贴录致以深谢。

 

            心清迹然               路上老僧原韵奉和


                     首句仄起仄收式,下平十二侵。                 循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两上普觉寺拍腊梅,一次未果,                   澳国与本国寒暑颠倒
    二次得以如愿,趁兴而归。                       绿荫遍布独缺梅花甚憾。

      

    一骑清风初潜入,        夜阑更深四野静,  

  新梅几朵两三寻。        雨痕初染屋几寻。 

  兰亭瘦萼长词漱,        树影丛丛花露湿, 

远树沉香古句侵,        绿草茵茵珠泪侵。

聊以情怀安逸许,        遥望钟山玉摇雪,

折枝老蕾听知音。         远洲近顾琴杳音。

闲来独白轩尘角,         风暖夏浓少寒意,

婉立斜阳旧绿阴。        道陌路生缺梅阴。



                                                  20140102

   

路上老僧的博http://blog.sina.com.cn/luxingsheng

祝路上君2014年元旦快乐!健康!幸福!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小雪九九雅和七律一首。心清欣赏学习,贴录致以深谢。

七律 新年伊始腊梅迎
新年伊始腊梅迎
梅兰竹菊为友邻
几枝清香沁心脾
朵朵黄蕊吐淡情
两手揖揖别灵蛇
三羊开泰奔马临

寻得博海有佳音
梅词共赏时时兴


                                    20140103

小雪九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bswsl126

祝小雪九九2014年元旦快乐!健康!幸福!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焦板儿雅和七律一首。心清欣赏学习,贴录致以深谢。


填词【西江月】:
情寄丰盈秋水,身如散漫游鱼。相濡以沫在江湖,信步人生长路。
最喜高堂身健,还欣儿女才殊。平安幸福赐于吾,只愿流光停住。


                                           20140107

 

祝焦板儿2014年元旦快乐!健康!幸福!

 

 

焦板儿http://blog.sina.com.cn/tianjiyouyie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随溢溜 雅和七律两首。心清欣赏学习,贴录致以深谢。
(一)

深冬无雪亦无晴,相看腊梅何处寻?
携手流云听诗去,霜晨远目带寒侵。
乡思随笔寄父老,清谈泼墨谁知音?
闲庭意暖舒辽阔,夕阳柳下尽绿阴。


                                      20140109


(二)    

一袭霜冷才抹入,便有腊梅画中寻。
轻寒不禁深冬暖,料峭空待春意侵。
风月流转随缘去,云水相逢却知音。
谁将诗词唤冰雪?新曲唱罢天如阴。


          
20140110

随溢溜http://blog.sina.com.cn/slsqop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蜡梅也称腊梅。落叶丛生灌木,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诗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它也因为在冬天开放而被称作冬梅。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蜡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素心蜡梅腊梅的一个品种。花被纯黄,有浓香,为蜡梅中的名贵品种。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普觉寺园中有几十颗腊梅。许多树是狗爪腊梅。树大枝多但花朵小。第一次拍摄回来一看不满意,又重新去了第二次拍摄,偶遇一位工作人员指点,在一个茶馆门前看到了这株腊梅树。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狗爪腊梅。腊梅的一个品种,也叫狗英梅、狗蝇梅、狗牙梅、红心腊梅。花瓣尖而形较小,外轮花瓣淡黄色,内轮花瓣有紫条纹,香气淡,抗性强。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蜡梅花与梅花

     不同点:花朵颜色不同。蜡梅以腊黄为主,而梅花有白、粉红、紫红等。蜡梅开花期早于梅花2个月。蜡梅均为直枝,而梅花除有直枝外,还有垂枝。蜡梅为灌木,枝丛生高24米,而梅花为乔木,主杆410米。蜡梅叶片对生,梅花为叶互生。总之,两者不同科,更不是同属.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蜡梅发枝力强,素有“蜡梅不缺枝”的谚语。蜡梅较耐旱,有“旱不死的蜡梅”之称。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腊梅花语

慈爱之心,高尚的心灵。

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坚贞,高洁。

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气,独立创新。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蜡梅破,凌雪独自开。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七律 <wbr>· <wbr>新梅几朵两三寻 <wbr> <wbr>(四)

2014年马年快乐!健康!幸福!



               心清迹然


                             20140101
元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