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行杯】• 清明时节
十八军
又见清明烟雨,东院外、打湿春裳。
堆雪梨花香润蕊,西山迤逦。
忆流年,闻故笛,
柏直,风泣,无际沧浪。
2013年清明
平仄韵错叶格:
这类词牌是在同一首词中,要交错使用词韵中不同韵部的平声韵和仄声韵的韵脚字,也就是说必须跨部选韵脚字。错叶格与通叶格的区别,就在于通叶格只能在词韵里的同一个韵部中选择平声字和仄声字,而错叶格则是在通常为两个不同的韵部中选字,也就是说要跨部选字。例如《荷叶杯》、《诉衷情》、《相见欢》、《酒泉子》和《定风波》就是平仄韵错叶格的词牌。
上行杯
仄仄平平平仄(句),平仄仄(豆)、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句),平仄仄(换仄韵),
仄仄(叶仄),平仄(叶仄),平仄平平(叶平)。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人老了总爱回忆。我这辈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很少。从小就集体生活,当兵离家时不到15岁。3年后回家探亲20天,提干后每2年一次探亲20天,婚后4年一次20天.....就这样和他们告别了。我以为一辈子很长,其实生命很短,而回忆很长....以后再想念他们只有在这里.....

山西绵山是清明节传说的发源地。
在中国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节,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四月清明寒食节,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绵山的照片是多年前旅游时拍摄的。春秋时期介子推,是帮助晋文公成为君主的重要人物。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介子推不愿领受封赏,跟老母亲回到故乡。晋文公几次相邀,介子推都不为所动,后携母隐居躲入介休的绵山山洞中。为了迫使介子推出山以辅其政,晋文公下令放火烧了绵山,介子推跟母亲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在三天内严禁生火煮饭,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因为寒食节与清明相隔几天,后来逐渐被清明融合,于是就有了清明节吃冷食的习俗。
山西绵山最广为传颂是介子推的故事。清明时节,祭祖、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还有不动烟火吃冷食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
十八军
201304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