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梢青】·女红
平韵格
词林正韵第八部 心清迹然
月晕秋高,阑窗灯火,倦鸟归巢。
秉烛佳人,飞针走线, 云锦轻摇。
梅红草绿香飘,一剪雪、纤柔万条。
独坐三更,丝丝缠绕,兰蕙女绡。
20121129
【柳梢青、陇头月】
又名《陇头月》。四十九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后片第十二字宜用去声。别有一种改用入声韵,前片三仄韵,后片两仄韵,平仄略异,附载于此。
【定格】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古人说:“德、言、容、工。”所谓“工”指的是女红(gong)。穿针、引线、缝纫、编织、绣花旧时被称作女红。女红一个典雅美丽的称谓,随着时光和岁月的流逝已远远的淡出我们的生活。
清末民初著名苏绣大师沈寿就是女红的杰出代表。沈寿,原名雪芝,字雪君,号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沈寿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赐“寿”字,易名为“沈寿”。沈寿远赴日本研究刺绣和绘画艺术。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轰动意大利朝野,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卓越奖”。沈寿任江苏南通女红传习所所长。沈寿绣的《耶稣像》,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得一等大奖。





沈寿
幼年的记忆中,我曾穿过手工制作的布鞋、棉衣、棉裤,那是胡阿姨的杰作。我的胡阿姨是一个朴实善良能干的人,五十年代她随我们一家人从南京来到北京,辛苦的带大了我们姊妹兄弟四人。每当过年穿上她做新衣裤时,特别开心高兴,心中暖暖的,美美的。文革开始她离开了我们家。当兵后我去看过她,她特别高兴,还买了一只母鸡招待我。走时她落泪了,一别竟是今生最后一次相见。我对她最深印象就是飞针、走线、缝纫、裁剪、转眼就变出一件衣服,一双老虎鞋,一个披肩......
幼年记忆犹新的女红,给我带来的是温馨的回忆。不知为什么,长大后在商场买来的各种漂亮的服装都没有那种感觉。年轻时在部队忙工作学习,回到地方更是忙的团团转。退休了终于有了大把空闲时间。我认识的刘老师就是一位精通女红的人,编织、缝纫、绣花、行行精通。只要有样品她看一眼就明白。她居然会做棉袄,古色古香的兰底白色花,样式收放新颖,裁剪干净利索,扣子是手工盘制的,很美、很有味道。我喜欢手工编织和缝纫。我是一个初学者基本的针法都不会,很另类、笨拙。现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心沉气静的舞动十指,用各种丝线、毛线编织出一个一个漂亮的手工品。
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是让人很羡慕的。她如一道虹魅力四射,给身边的人带来温馨绵长的回忆。

女红释义:汉语拼音
nǚ
gōng
读书的人读“工”,坊间匠人普遍读“红。”这个“女红”在历史上确实曾经读
hóng,不同地区不一样,有的读 hóng,有的读
gōng。字典上是 nǚ
gōng。
心清迹然
201211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