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2012-09-06 21:10:45)
标签:

壶口瀑布

十里龙槽

黄河奇观

苍山夹峙

惊涛拍岸

分类: 国内旅游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壶口之名,得来已久。《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因此得名。

黄河流至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交界处的壶口一带。河东吕梁山,河西黄龙山,两岸苍山夹峙,黄河之水从天际线滚滚而来。到壶口由300米乍缩为50米,河床上陡然出现了一个深40米、宽50米的“十里龙槽”,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飞流直下,跃入深潭,骇浪翻滚,惊涛拍岸,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描写黄河的诗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这些经典优美的诗词,又给黄河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是第二次与壶口瀑布相见。到陕西是一定要到壶口来的。壶口是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天公不作美,一路大风大雨,惜命之人,心中不安。好在高速一路顺利,快到时就看见了它洋洋洒洒的蜿蜒流淌,听到了低沉宏大、如雷贯耳的响动声。下车后,站在茫茫的大雨中,一眼就看到壶口瀑布,她依旧在那个老地方,奔腾呼啸,排山倒海,跌宕起伏。多年过去,依旧让你感到心灵的震撼、执着、感动、温暖,心里涌出一句话:黄河,我来了。走到“十里龙槽”边,静静的看着大雨中的壶口瀑布,此时壶口瀑布更多了一份韵律和气魄,少了平时的人喧马叫,接踵而行的烦恼,这一静一动恰到好处,让我们急于赶路的外乡人,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站在她的身旁慢慢欣赏它……

站在壶口瀑布,听着黄河的咆哮,看着水雾烟云,闻着黄土的味道,一天纠结的心终于平静了。此时我想起一个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的壮美震撼了他,感染了他,这位大才子写下经久不衰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的乐章。至今都是国内外音乐会舞台上的压轴节目。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临别时内心由衷的说:“壶口瀑布这一趟不虚此行,值了”。说罢又上车,走高速飞机场返京。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万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


                            

                          十八军

                                           20120906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