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的盛夏来了,又是一年毕业时。我来到学校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站在绿色青青校园,从一号教学楼前望去,学校校长、院士、教授、上百个青年学子云集在一起。阳光下的学子身着长袍,朝气蓬勃,意气奋发,到处洋溢着青春和活力,每个角落都传来欢歌笑语。和许多家长见证了这一时刻。
毕业典礼仪是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典雅而隆重。首先全体起立,会场响起了庄严的国歌声。接着学生代表向他们恩师老师捧出一束束美丽芳香的鲜花、拥抱自己的恩师。一时间,台上、台下掌声雷动,这感动人的一幕,让师生、家长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之后学校领导、院士、教授、家长代表讲话,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最后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典礼接结束后,大厅里还有茶话会,备有水果、点心和水,以抒老师、同学之情。
在这激情满怀的毕业之际,把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成为许多青年智者的座右铭,一幅触动情怀、意味深长的名联送给儿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江苏无锡书院顾宪成
学子们在学校的草坪上拍照留影。
三三两两的学子们拍照留影。
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
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指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
和系里的主任李老师合影。
和同学们一起拍毕业照。
典雅而隆重的毕业典礼会场。
副院长赵长明教授颁发毕业证书。
和周立伟院士、郝群院长合影留念。
周立伟(1932.9--),男,光学专家。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防科工委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和他的恩师林教授的合影。
学子们兴奋的呼喊着将头顶上的帽子抛向空中。
在毕业典礼上周院士对年轻的学子寄托着殷殷的希望,谆谆的教导他们:
清末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句词,本是描写男女之间的思恋之情、爱恋之情的。王国维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成大事业大学问所经过的三重境界.....”
在导师的指导下,儿子在学校期间取得了十多项专利,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感谢这个社会提供的平台,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导师:沙定国教授、林家明教授、赵维谦教授的谆谆教导。感谢他身边一起学习成长的同学们。
学校的体育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场馆。体育馆具有国际高水平,馆内有5000个座位,既有专业赛事,平时也对学生和校外开放。

体育馆和足球场。

绿草茵茵的足球场。

运动场400百米跑道。

学校校区一景。

金秋时节的银杏树。

教学一号楼。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门口。
在儿子毕业之时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把那些记忆珍藏留作纪念。展未来任重道远。带着导师殷殷期望、同学的美好祝愿,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
《雨过天晴》
恩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