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该如何选题
(2013-05-21 18:04:41)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选中常见的课程形态是研究性学习和是劳动技术教育,选好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事关成败的核心问题,在选课题时,不能凭主观想象确立课题,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生课程的根本标志。要想让活动的内容贴近学生真实世界,让学生能切实感觉得到,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这样,学生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努力地去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2.研究课题要大小适宜。
有些选题范围太大,如克隆技术等问题属于科学探索范围,以此为活动主题学生只能到处搜寻资料,就一些科技发展问题进行研讨,难以展开多种形式的研究,仅此发表一些纸上谈兵的道理;还有的选题过于简单,内涵较低,如用纸制作装饰品,学生很轻易就能完成任务,学生兴趣不高,降低了培养的意义。
3.课题陈述简洁、具体、明了,所研究问题要确定。
如环境保护问题,这是不限定可行的研究范围,学生也就不过是在各种资料间徘徊,倒也符合社会热点,但过于宽广,主题鲜明但不具体,无法确定。
4.选题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包括其学习生活,也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主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与选题是很空洞的,不会让学生产生兴趣。来自日常生活的选题,其生命力是最为旺盛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以生活的内容为基础,生活有多丰富,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就有多丰富。
5.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
课题选择是否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认知提高。选择学习和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相互联系起来,侧重那些体现人(学生)与自然、人(学生)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问题,使主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