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缩写》教学设计
标签:
学生作品 |
《学习缩写》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武安市清化中学
教学目标:
一、学习缩写的一般技巧与方法
二、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和突出重点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缩写的一般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使缩写文自称一文
教学过程:
一、认识缩写
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复杂、文字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压缩时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常常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大树有干,有枝,有叶。缩写就如同替树木修枝剪叶,我们将文章的主干和粗枝留下,把其他部分去掉,文章就会变短了。
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提高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概括、综合能力。
二、缩写的方法
就是删去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
就是对于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
这两种方法常常结合运用。
三、缩写的基本过程
(一)第一步,缩写前要读懂内容,抓住重点。
(二)第二步,缩写时要注意取材和连缀。
在进行缩写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如文中的对话与描写可以改为叙述,长句可以缩为短句,也可以把几句话缩成一句话,把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但一般不要改动文体及叙述的顺序。
缩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与原文一致,语句是否连贯。
四、缩写的注意事项
(一)遵循“保持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确定取舍与详略。
比如,删去一些详尽的描写,换为简洁的叙述;删去一些次要情节,保留主要故事。缩写要凸显文章的中心与重点,一些比较精彩却不太重要的内容,要“舍得”删去或压缩。
(二)缩写要“自成一文”。
缩写而成的文章既是原文的缩微呈现,也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因此要以自己的话为主,可适当摘取原句。行文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如果有摘引的语句,要使之与自己的话融为一体,保持文章畅通。如果原文结构非常清晰,关键语句显而易见,缩写时也可以摘引原句为主,连缀成篇。小说原文中有不少悬念、误会,也有不少追述的部分,缩写时可以做些调整,体现主要内容的时间顺序,以突出中心,方便理解。
(三)文体不同,缩写时的注意点也应有所不同。
缩写叙事性文章,要保留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删减不影响中心情节;如果原文情感丰富,独具韵味,缩写时可以有所体现,不易将其缩成干枯的概要。
缩写说明性文章,要保留体现说明对象主要特征的内容,遵循原文的说明顺序,适当保留解释性的词句,以便读者理解,但不必呈现太多的说明方法。
缩写议论性文章,要突出原文的论点,体现论证的思路,至于论据则可择要保留,对论据中的叙述成分要做较大幅度的压缩。
五、写作实践
(一)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
提示: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
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语言要简明,通顺;不需要做评论或补充解释。
(二)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2.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论证过程概括清楚。
3.可以适当保留关键性的论据,但要删减其中的叙述或介绍性成分。
六、板书
学习缩写
缩写的过程
缩写的注意事项

加载中…